简单介绍几种自动配料模式
静态配料模式适用于无连续配料要求的现场,这些现场对配料的时间要求不高,可按批次进行配料,批间允许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如高炉槽下上料前后两批时间间隔为3~5min,每批料由多种物料组成,物料所占比率根据工艺要求在一段时间内相对固定,对单批料的组成比例要求并不严格,只要在较多批中物料组成比例能达到工艺要求即可。自动称重配料控制是一个多输入、
橡胶颗粒配料线订做厂家
简单介绍几种自动配料模式
静态配料模式适用于无连续配料要求的现场,这些现场对配料的时间要求不高,可按批次进行配料,批间允许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如高炉槽下上料前后两批时间间隔为3~5min,每批料由多种物料组成,物料所占比率根据工艺要求在一段时间内相对固定,对单批料的组成比例要求并不严格,只要在较多批中物料组成比例能达到工艺要求即可。自动称重配料控制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各种物料输送流量严格地按比例设定,通过仪表和传感器检测物料流量并对其及时准确地进行调节。
静态配料模式下,各种物料分别贮放在不同料仓,料仓给料一般采用电振给料、螺旋给料或星形给料等形式。计量一般采用计量仓,并配装有压式或拉式重力传感器进行力电转换,信号经二次仪表放大处理后接入PLC或DCS等来完成计量。在一些对时间要求宽的应用场合,可以采用一个计量小车进行统一计量,计量小车沿轨道运行,依次定位到各料仓下按比例进行物料配加,各种物料的配加量采用减差法计算。亦有采用单一固定计量仓方式的,各料仓以环状分布在一个计量仓周围,各物料的计量亦采用减差法,物料自溜槽或皮带输送机依次按比例配加到计量仓。
分别计量和减差法计量之间各有优缺点。分别计量可以根据每次所加料的重量、体积来设计合适的计量仓和计量仪表,可以提高计量的准确性,尤其是对小比例物料,但计量仓与计量设备成倍增加,成本较高。减差法计量采用一个计量仓或计量小车,计量设备投资少,同时由于采用同一计量设备,无论计量误差如何,但都可以保证物料按比例配加,但对于小比例物料配加难以保证其准确性。当一个配方上的所有材料都配完后,整个配料过程暂停,等待操作人员的指令。

计量后的物料经过集中后,一般形成层状或段状分布,经输送设备(如皮带或小车)输送到受料口,进入下一工序,即完成一批料的配加。由于物料计量、输送、加入等环节在时间上可以重叠,在控制流程上可以采用并行方式,以节省上料时间,提高上料速度。
动态配料适用于连续配料要求的现场,如烧结配料、焦化配料。这些现场对配料的连续性要求较高,一般不允许出现中间配料停止的情况,对各种物料的配比要求比较严格。动态配料系统计量一般采用电子皮带秤或核子秤作为计量设备,主机都带有PID调节及报警功能,可以实现一个仓的自动控制。对于整个自动配料系统而言,配料秤一般作为计量仪表使用,有些自动控制功能比较强的配料秤可以利用其自控功能,配料秤通过现场总线与控制主机进行联系,构成一个分散式的体系,配料秤在体系中作为一个子站或从站。具有手动、自动、半自动切换功能,联机时,彼此间按特定的协议互通信息,脱机时,单台秤可独立实现工艺闭环过程控制。
PVC的混合
PVC和助剂的混合一般由高速混合机和冷却混合机共同完成,部分软制品的生产也可只采用高速混合机。随产品的不同,混合时间和混合温度也各不相同。一般,混料温度在80~130℃之间,硬制品会高些(110~130℃),软制品则相对较低(80~100℃)。每批料的混合时间以8~10min为宜。(3)智能化:系统设计上采用了更多的新思想、新技术,系统的功能进一步完善,与管理信息系统、化验系统进行信息共享,可以为管理提供多种统计数据,自动对配料比例、数量等进行优化,达到智能化配料。
在PVC和助剂的混合中,通常以高速混合机为主。混合过程不仅是物料小颗粒的分散过程,也是各组分之间在一定温度下相互渗透和吸收的过程。因此,混合机内温升的均匀性是确保获得高质量混料的关键。在此,合理的搅拌浆设计以及对搅拌浆端部线速度的控制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我们考虑采用、慢速、提前发出停止加料指令等控制策略,同时利用PLC的互锁技术确保配料的顺利进行。


工艺流程设计
简要介绍了全自动配混料系统的各主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产中,还要考虑如何将这几大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就涉及到工艺流程的设计问题。
工艺流程的设计准则是,在保证混生产的同时,还应根据使用者的资金和场地条件,做出合理安排。因此,工艺流程设计应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而量身订制。需要说明的是:要想建立一个成功的配料混料系统,在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过程中,买卖双方应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交流。所示是硬制品配混料的基本工艺流程。系统构成图由于计算机自动配料技术支持条件下的国外成套设备价格昂贵,上下工序配合要求苛刻,故很难应用到国内生产行业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