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处理塘:通常作为塘系统的后一级,接纳兼性塘或曝气塘出水,或设置在常规二级生物处理设施后,作为进一步净化有机物、病原菌和去除部分氮、磷之用。深度处理塘在污水处理厂和受纳水体间起缓冲作用。其处理对象为常规二级处理工工艺的处理出水,以及处理效果与二级处理技术相当的稳定塘出水。其处理目的是使出水达到一定的标准,以满足受纳水体或回用时对水质的要求。深度处理塘一般采用好氧塘的形式,也有
纯净水制水设备
深度处理塘:通常作为塘系统的后一级,接纳兼性塘或曝气塘出水,或设置在常规二级生物处理设施后,作为进一步净化有机物、病原菌和去除部分氮、磷之用。深度处理塘在污水处理厂和受纳水体间起缓冲作用。其处理对象为常规二级处理工工艺的处理出水,以及处理效果与二级处理技术相当的稳定塘出水。其处理目的是使出水达到一定的标准,以满足受纳水体或回用时对水质的要求。深度处理塘一般采用好氧塘的形式,也有采用曝气塘形式的,用兼性塘的则较少。通过深度处理可使BOD、COD等指标进一步降低,进一步去除水中的细菌、藻类以及氮、磷等植物性营养物质。
(6)水力负荷对处理效率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影响停留时间,水力负荷过大,废水与生物膜的接触时间短,微生物厌氧消化去除污染物的效率降低,表现为C O D 去除率下降;二是水力负荷的增加,加大了水流对生物膜的冲刷,有利于生物膜的新陈代谢、更新脱落和C O D 的去除,因此在考虑处理效率的同时,保证一定的水力负荷。 (7)一般厌氧生物滤池有机物负荷(以 C O D 计) 为1~10kg/(m3 . d),因此在启动初期可稀释高浓度的废水,用较低的初始负荷,再逐步增加有机负荷的方式完成启动。 (8)菌的世代期很长,停留时间足够长才能有效地去除C O D ,可以设置污泥回流装置,延长污泥停留时间,提高泥龄。
普通沉淀池的沉淀效率低,是因为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密度接近于水的微小颗粒。使这些颗粒沉淀分离,一般采用使其产生絮凝作用的措施,有投加混凝剂和预曝气两种方法。 所谓预曝气就是在废水进入沉淀池之前,首行短时间(10~20min)的曝气,城市生活污水和化工废水中悬浮物质具有自行絮凝的性能,通过预曝气使废水中的这些微小颗粒互相碰撞互相粘接,产生絮凝作用,使颗粒变大,从而有利于沉淀分离。
如餐饮污水。当含有悬浮物的污水自下而动时,这些物质因重力而沉淀。应符合以下要求: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安装前基础必须铲平,平面应均匀分部,垫铁处尚需铲平。为了观察两个沉淀池的流态,堰的集水必须均匀,污泥每24小时排出一次。用于水库水处理时,除藻效率达到40-70%,浮游生物去除效率达到970%微滤占地面积小,生产能力大(250-36000m3/d),操作管理方便,已成功应用于供水和废水处理。它广泛应用于店、别墅和住宅小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取代了低去除率。缺氧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好氧生物处理池接触氧化池:原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此被降解和净化。洗衣房污水、动物饲养污水,发廊产生的污水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