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废水中水回用工艺讲解
反渗透技术处理废水效果良好,但其装置费用较高,随着膜材料的发展及膜的出现,其成本将不断下降。其用于重金属废水回用处理,一次性投资相对于化学法及吸附法要高,但反渗透不需另外加药,处理后出水不需后续处理就可以直接回用于车间,运行费用较低,节省用水量。
反渗透装置的主要工况参数为进水的PH、温度和运行压力等,运行过程中应根据原水的水质要求,合理选
电镀厂家
电镀废水中水回用工艺讲解
反渗透技术处理废水效果良好,但其装置费用较高,随着膜材料的发展及膜的出现,其成本将不断下降。其用于重金属废水回用处理,一次性投资相对于化学法及吸附法要高,但反渗透不需另外加药,处理后出水不需后续处理就可以直接回用于车间,运行费用较低,节省用水量。
反渗透装置的主要工况参数为进水的PH、温度和运行压力等,运行过程中应根据原水的水质要求,合理选择反渗透系统的工艺参数,提高出水水质。
反渗透装置长期运行后,膜表面会逐渐积累各种污染物。这些物质积累在膜表面,引起反渗透装置性能的下降,因而须对反渗透膜进行定期的清洗和消毒。清洗时, 应根据膜的材质和污染物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清洗剂,而定期的反冲洗能很大限度的减少膜结垢,保证膜通量及延长膜的使用寿命。
镀铜介绍
铜是带紫红色光泽的金属,延展性好,易于加工和制成合金。其元素符号为Cu,原子序数29,原子量63.5,熔点1083℃,沸点2595℃,相对密度8.9,化合价为1或2。
标准电极电位为+0.34V(Cu2十/Cu)和·+0.52V(Cu2+/Cu)。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干燥的空气中稳定,但在潮湿空气中易氧化。溶于肖酸和热浓留酸,稍溶于盐酸和稀硫酸。
镀铜也可以分为碱性镀铜和酸性镀铜两大类。碱性镀铜有青化物镀铜,主要用在钢铁或有色金属电镀时的打底镀层,也有用作加厚电镀的,但需要加入添加剂。
还有一些碱性镀铜是无青镀铜,主要有焦磷酸盐镀铜、柠檬酸盐镀铜、HEDP(羟基亚乙几二磷酸)镀铜等,这些镀液中弱碱性镀铜,分散能力没有青化物镀铜好,但有较好的光亮剂时,可以获得结晶细致且光亮的镀层。
酸性镀铜主要是硫酸盐镀铜,现在普遍采用商业光亮剂,可以获得高光亮度的镀层,在装饰性电镀和电子电镀中有着广泛用途。
电镀局部工艺方法
根据日常的工作经验,现介绍
电镀中常用的几种局部电镀工艺方法。
包扎法
这种方法是用胶布或塑料的布条、胶带等材料对非镀面进行绝缘保护,其包扎的方法根据零件的形状而定。包扎法适用于简单零件,特别是形状规则的圆形零件。包扎法是简单的绝缘保护方法。
夹具法
夹具法,又叫仿形夹具法。也就是说,对于某些形状比较复杂的零件,可以仿照零件的形状设计出的绝缘夹具,从而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如轴承内径或外径进行局部镀铬时,就可以设计一种的轴承镀铬夹具,且这种夹具还可以重复多次使用。
蜡剂保护
用蜡制剂绝缘的特点是,与零件的粘接性能好,使用温度范围宽,绝缘层的端边不会翘起,因此,适用于对绝缘端边尺寸公差要求高、形状较复杂的零件。此外,蜡制剂也可重复使用,损耗小,但其使用方法比较复杂,周期较长。涂覆蜡制剂时,零件应预热到50~70℃ ,再涂覆熔化了的蜡制剂,先涂一薄层,覆盖整个需绝缘的表面,这时蜡不应中途凝固,然后再反复涂至所需厚度。涂覆后在尚未冷却到室温之前的温热状态下,用小刀对绝缘端边进行修整,再用棉球沾气油反复擦拭欲镀表面,该操作要十分仔细。镀后可在热水或蜡桶内将蜡制剂熔化回收,然后用气油等溶剂或水溶性清洗剂对零件进行清洗。
塑料件的双色
电镀加工工艺流程,你了解多少?
1.1除应力将塑料件放在烘箱中,70℃下保温2h。
1.2化学除油
氢氧化纳40g/L,磷酸纳30g/L,碳酸纳20g/L,OP乳化剂1~3g/L,θ60~70℃,t10~15min
除油过程中,应轻轻搅动塑料件,以加快除油速度。也可将粗化后的回收液加温到不超过70℃下除油。
1.3化学粗化[1]CrO3 400g/L,H2SO4(d=1.84)200mL/L,H2O 600mL/L相对密度1.45θ70℃,t10~15min只要严格按照此配方和工作条件操作,不会发生粗化不足或粗化过度。
1.4盐酸洗HCl(d=1.19)100~200mL/L,t1~3min盐酸洗涤能除去塑料表面残留的粗化液和吸附的Cr3+。经过盐酸洗涤后,能用肉眼观察到塑料表面由淡淡的暗绿色变得白一些。
1.5胶体钯直接活化法PdCl2·2H2O 0.5~1g/L,SnCl2·2H2O 50~100g/L,HCl(d=1.19)200~300mL/L,θ 50~60℃,t5~10min氯化把浓度不要太高,否则配槽成本高,带出损失大。一些资料[2]报道的配方中,氯化把质量浓度0.5g/L,笔者在生产中证实是不可行的,即使延长活化时间到30min以上,温度提高到60℃以上,依然会出现露塑,生产效率低,成品率低。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