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实测定位
测量人员在技术部门的配合下对基槽进行准确定位。
土方开挖
在开挖过程中,测量员要跟踪控制基槽底标高。机械开挖至距设计标高100~200mm时改为人工开挖,修理边坡及槽底。
垫层施工
用Φ18钢筋头(长300mm)采用地锚方式固定方木模板。混凝土运输到位后,应人工铺摊,用平板振动器振动密实,用木抹搓平。
大量供应雨水盖板
现场实测定位
测量人员在技术部门的配合下对基槽进行准确定位。
土方开挖
在开挖过程中,测量员要跟踪控制基槽底标高。机械开挖至距设计标高100~200mm时改为人工开挖,修理边坡及槽底。
垫层施工
用Φ18钢筋头(长300mm)采用地锚方式固定方木模板。混凝土运输到位后,应人工铺摊,用平板振动器振动密实,用木抹搓平。
退出运行的旧电缆未拆除回收,新电缆直接敷设在旧电缆上,多年的积累致使电缆沟内电缆杂乱无序、缆满为患。
有些退出运行的旧电缆解开(或剪断)一端后,被随意抛弃在电缆沟内,而另一端却还与原设备(或电源)连接,
使电缆仍带有一定的电压,一旦遇到雨水,电缆断开处就会对地(或电缆钢铠)放电而产生电弧,对运行中的电缆构成严重威胁。
电缆沟内的电缆排列应符合规程要求
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应分别放置在不同层面的支架上。高、低压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一般情况宜由上而下配置。
规范电缆敷设的善后工作
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除杂物,恢复防火封堵,对新电缆涂刷防火涂料。沟内工作全部完成后盖好盖板。
导致电缆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外部火灾引燃电缆或电缆本身事故造成电缆着火。因此,一方面要保证电缆敷设和电缆附件的安装质量,另一方面要做好防止外部因素引起电缆着火和电缆着火后延燃的措施。
盖板涵施工流程放样→基坑开挖→基底夯实→基础及垫层施工→基础钢筋制安装→基础模板安装→基础砼浇筑→涵身钢筋制安→涵身模板安装→涵身砼浇筑→预制,吊装盖板(现浇盖板)→附属工程施工。
根据室内试验加固方式,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对铁路运营阶段体外预应力盖板涵应力增量的影响: ①施加的有效预应力; ②荷载形式。这些因素在推导的统一公式中均有明确反映。
盖板涵的施工一般有5道工序: 开挖基坑、基础施工、台身施工、盖板施工、进出口及涵底处理 。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