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前景
从政策看,《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要求,加快开发生物质能源,生物质产品可享受地方补贴,可减免。发改委、为了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商品化,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于2009年2月9日制定了《编制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15年秸秆的综合利用超过80%,加大秸秆的利用是农业和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物质颗粒厂
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前景
从政策看,《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要求,加快开发生物质能源,生物质产品可享受地方补贴,可减免。发改委、为了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商品化,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于2009年2月9日制定了《编制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15年秸秆的综合利用超过80%,加大秸秆的利用是农业和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模拟
不结焦生物质颗粒发展秸秆制粒技术,对于生物质的大规模应用起到关键性作用。生物质颗粒是在常温条件下利用压辊和环模对粉碎后的生物质秸秆、林业废弃物等原料进行冷态致密成型加工。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质颗粒燃料锅炉的热达77.69%,锅炉废气中nox、so2等环境指标远燃煤锅炉。燃烧模拟实验为生物质颗粒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规律性的参考数据。
抗跌碎性
抗破碎性能主要反映了生物质型煤燃料在运输过程中承受一定的跌落和抗翻滚碰撞的能力,反映了生物质型煤燃料在实际情况下的运输要求。生物质团块的运输或运动降至由于一定的重量的损失,模制质量百分比剩余的燃料滴(即,由总质量损失的总质量除以差)反映防守能力破碎产品的大小。成型燃料的抗碎性试验参照《煤的抗碎强度测定方法》进行。将长度为60-100 mm的燃料棒从2 m高处自由下落到坚硬的地板上,然后将长度大于25 mm的燃料棒再下落3次,使破碎后长度大于25 mm的燃料棒占原燃料棒的质量百分比。指示燃料棒的破碎强度。

根据颗粒的形状和大小,可将致密的生物质颗粒分为两类:颗粒和致密颗粒
生物质锅炉燃料生物质经过压缩成型后,其体积大幅减小从而更便于运输、贮存和使用,解决了生物质大规模利用的关键难题,因此该技术及设备非常适合于生物质发电、工业锅炉的清洁能源改造、农村新型炊事燃料。生物质颗粒燃料原料的密度一般为 0.1—0.13t/m3,成型后的颗粒密度 1.1—1.3t/m3,方便储存、运输,且大大改善了生物质的燃烧性能。不结焦生物质颗粒发展秸秆制粒技术,对于生物质的大规模应用起到关键性作用。颗粒是指压缩形成的小圆柱形生物质,其更大直径一般为25 mm。压力块可以是圆柱形、方形或其他形状,其直径应大于25毫米,长度不得超过直径的5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