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对错误结果要进行一个确认过程。一般由A测试出来的错误,一定要由B来确认。严重的错误可以召开评审会议进行讨论和分析,对测试结果要进行严格地确认,是否真的存在这个问题以及严重程度等。六,制定严格的测试计划。一定要制定测试计划,并且要有指导性。我得面对现实,成为软件工程师需要有很多技能,这些我之前都不知道。测试时间安排尽量宽松,不要希望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高水平的测试。七,妥善保存
软件培训
五,对错误结果要进行一个确认过程。一般由A测试出来的错误,一定要由B来确认。严重的错误可以召开评审会议进行讨论和分析,对测试结果要进行严格地确认,是否真的存在这个问题以及严重程度等。六,制定严格的测试计划。一定要制定测试计划,并且要有指导性。我得面对现实,成为软件工程师需要有很多技能,这些我之前都不知道。测试时间安排尽量宽松,不要希望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高水平的测试。七,妥善保存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出错统计和终分析报告,为维护提供方便。
知道何时使用库
简短回答:随时都要。
详细回答:99% 的时间内你都不应该重新发明轮子。在大多数的软件工程岗位,实现特定类型的东西都属于纯粹浪费时间。这并不意味着你不应该知道所使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是怎么工作的,因为这可以帮助你决定用什么以及什么时候用。
为了成为一名的软件工程师,你需要理解自己可以任意支配使用的那些库。大多数流行语言的标准库都是极其有用的,其规模比你想象的要大。此外,代码库也许也会利用了额外的特殊库。阅读其文档,知道什么使用去使用它们。

条件二
既然条件一已经实现了,那条件二会复杂么 ?
相比于条件一来说就是同一个key对应了多个用户。那么我们只需要把key加上用户的信息就可以了。比如说 key_用户1、key_用户2。
漏桶算法核心思想
漏桶算法的意思呢就是一个接口在一个时间单位中允许被访问次数是动态变化的(假如一分钟允许访问60次,那么从开始计时时不管有没有被访问第59秒只允许访问59次,30秒只允许30次)。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有另外一个线程在进行递减操作
涉及变量
接口(key)
时间单位(expire)
允许访问多少次(limit)
递减间隔时间(interval)
递减步长(step)
剩余可访问次数(value)
key的访问时间(lastUpdateTime)
当前时间(nowTime)(注意nowTime的取值应为应用取得的时间而不是redis或者nginx取得的时间)
条件程一:
12345678 if(存在key){ value--; if(value<=0){ 不能访问 } }else{ 添加key,设置value为limit }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