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环境空气温度40℃
c 土壤温度25℃
d 土壤热阻系数1.2℃﹒m/w
e 埋设深度1m
f 单回路,间距250mm
g 金属屏蔽方式:单端接地或者中间交叉互相两端接地
h 参数为单回路指点条件下参数,仅供参考,更多回路及敷设方式根据JB/T 10181.11-2014 、JB/T
超高压电缆固定夹
b 环境空气温度40℃
c 土壤温度25℃
d 土壤热阻系数1.2℃﹒m/w
e 埋设深度1m
f 单回路,间距250mm
g 金属屏蔽方式:单端接地或者中间交叉互相两端接地
h 参数为单回路指点条件下参数,仅供参考,更多回路及敷设方式根据JB/T 10181.11-2014 、JB/T 10181.12-2014、JB/T 10181.21-2014、JB/T 10181.22-2014、JB/T 10181.31-2014 、JB/T 10181.32-2014等规范进行计算。交叉互联必须断开金属护层,断口间与对地均需绝缘良好,一般采用互联箱进行电缆金属护层的交叉互联。
3.5 电压试验、局部放电试验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电压 kV
1 局部放电试验 1.5U0蕞大局部放电量不大于5PC 96
2 交流电压试验 kV/30min 160
3 非金属外护套直流电压试验 kV/1min 25
4 冲击电压试验 kV 550
初步判断主绝缘是否受潮、老化,检查耐压试验后电缆主绝缘是否存在缺陷。
绝缘电阻下降表示绝缘受潮或发生老化、劣化,可能导致电缆击穿和烧毁。
只能有效地检测出整体受潮和贯穿性缺陷,对局部缺陷不敏感。
1.2测量方法
分别在每一相测量,非被试相及金属屏蔽(金属护套)、铠装层一起接地。
采用兆欧表,推荐大容量数字兆欧表(如:短路电流>3mA)。
0.6/1kV电缆测量电压1000V 。
0.6/1kV以上电缆测量电压2500V 。
6/6kV以上电缆也可用5000V,对110kV及以上电缆而言,使用5000V或10000V的电动兆欧表,电动兆欧表蕞好带自放电功能。每次换接线时带绝缘手套,每相试验结束后应充分接地放电。
电动兆欧表
1.3试验周期
交接试验
新作终端或接头后
1.4注意问题
电缆登塔引上敷设图
4.2电缆保护管安装
工艺标准
在电缆登杆(塔)处,凡露出地面部分的电缆应套入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保护管加以保护。
露出地面的保护管总长不应小于2.5m,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00mm。
单芯电缆应采用非磁性材料制成的保护管。
保护管埋地部分应满足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
保护管上口应做好密封处理。
保护管应做好防盗措施。
设计要点
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显著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
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塑料电缆管应有满足电缆线路敷设条件所需保护性能的证明文件。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电缆管的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1.5。
施工要点
(1)35kV 及以上电缆保护管宜采用两半组合的电缆保护管,并采用非铁磁性材料。110kV以上电缆保护管一般采用非再生材料的PVC材料,保护管直径为200mm,厚度不小于8mm。
金属保护管断口处不得因切割造成锋利切口、不得将切割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屑残留于管内。金属保护管端口应均匀涨成光滑喇叭口(喇叭口外径为保护管外径的1.1倍),避免金属管断口割伤电缆外护层。
保护管上口用防火材料做好密封处理。
保护管固定螺丝应拧紧打毛或采取其他防盗措施
保护管埋地位置回填土应夯实。
监理要点
对保护管埋地部分进行查看,应满足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
巡视检查保护管上口已做好密封处理。
1)垫层下为杂填土或软弱地基时,应进行地基处理,保证地基稳定密实且平整。
(2)有地下水时应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保证无水作业。
(3)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C10(小编提醒:新规程不C15)。
(1)垫层下的地基应保持稳定、平整、干燥,严禁浸水。
(2)垫层混凝土应密实,上表面平整。
(1)混凝土浇筑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坍落度应满足施工要求。
(2)混凝土浇筑的方法应满足规范要求。
(3)混凝土浇筑的振捣方法一般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振捣时间不宜过长,振捣完成后采用大杠刮平。
(4)混凝土不能有离析现象。
(5)如遇冬季施工应有抗冻措施和保温措施。
(6)检查垫层厚度在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10、高程(±10mm)、宽度(±10mm)、表面应平整(±5mm)。
垫层图
2.2砖砌电缆沟砌筑与抹面、压顶
(1) 砖的抗压强度等级应不MU10。
(2) 砖应采用环保材料。
(3) 采用MU7.5的水泥砂浆进行抹面。
(4) 抹面厚度一般控制在20~30mm。
(5)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C25,宜采用商品混凝土。
(6) 混凝土浇筑后应平整表面并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保证本体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
(7) 若处于严寒或寒冷地区,混凝土应满足相关抗冻要求。
3.2支架安装
(1) 电缆支架的层间垂直距离,应保证电缆能方便地敷设和固定。
(2) 在同层支架敷设多根电缆时,应充分考虑更换或增设任意电缆的可能。
(3) 采用型钢制作的支架应刺,并采取防腐处理,并与接地线良好连接。
(4) 支架若采用复合材料,应满足强度、安装及电缆敷设等的相关要求。
(5) 电缆支架应排列整齐,横平竖直。
(1)根据电缆的载流量和排列方式说明电缆支架材质。原则上电缆支架应采用Q235钢材,且要求做热镀锌防腐处理,必要时采用不锈钢支架。
(2)支架立铁的固定可以采用螺栓固定或焊接。
(3)支架横铁间距应根据电缆截面和运行维护要求确定,并在图纸中标注间距。
(1)支架安装前应划线定位,保证排列整齐,横平竖直。
(2)构件之间的焊缝应满焊,并且焊缝高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3)相关构件在焊接和安装后,应进行相应的防腐处理。
(4)支架、吊架必须用接地扁铁环通。接地扁铁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5)支架安装完毕后,安装塑料保护套,防止磕碰伤人。
(1)支架应垂直于底板安装,支架与侧墙垂直安装必须牢固。支架大边密贴墙面不能出现扭曲变形。变形缝两侧30cm范围内不能安装支架。
(2)支架安装应画定位线,保证排列整齐、横平竖直
(3)支架加工焊接应符合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
(4)支架安装必须进行防腐处理。
(5)支架接地扁铁应安装到位,扁铁必须与支架横撑三面围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