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是一种乔木,高3-8米;树冠宽广而平展;树皮暗红褐色,老时粗糙呈鳞片状;小枝细长,,有光泽,绿色,向阳处转变成红色,具大量小皮孔;冬芽圆锥形,顶端钝,外被短柔毛,常2-3个簇生,中间为叶芽,两侧为花芽。
叶片长圆披针形、椭圆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上面,下面在脉腋间具少数短柔毛或,叶边具细锯齿或粗锯齿,齿端具腺体或无
新品种桃树苗
桃是一种乔木,高3-8米;树冠宽广而平展;树皮暗红褐色,老时粗糙呈鳞片状;小枝细长,,有光泽,绿色,向阳处转变成红色,具大量小皮孔;冬芽圆锥形,顶端钝,外被短柔毛,常2-3个簇生,中间为叶芽,两侧为花芽。
叶片长圆披针形、椭圆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上面,下面在脉腋间具少数短柔毛或,叶边具细锯齿或粗锯齿,齿端具腺体或无腺体;叶柄粗壮,长1-2厘米,常具1至数枚腺体,有时无腺体。
桃蚜一般一年发生20多代,以卵在桃树上越冬,也可以无翅胎生雌蚜在风障波菜或随十字花科蔬菜在菜窖内越冬。以卵在桃树上越冬的,翌年早春桃芽萌发至开花期,卵开始孵化,群集在嫩芽上汁液。3月下至4月间,以孤雌胎生方式繁殖为害。成虫和幼虫群集叶背,被害叶片从叶缘向叶背纵卷,组织变肥厚,褪绿,并排泄黏液污染枝叶,抑制新梢生长,引起落叶。防治方法:冬季清除枯枝落叶,刮除粗老树皮,剪除被害枝梢,集中烧毁。保护好蚜虫天敌,如草蛉、瓢虫等,尽量少喷或不喷广谱性杀虫药剂。化学防治:早春在桃芽萌动,越冬卵孵化盛期是防治桃蚜的关键时期,此时用菊酯类或硝亚基杂环类杀虫剂——吡虫啉(3000倍)、3%啶虫脒2500-3000倍喷一次“干枝”,可基本控制危害。危害期,应在虫口数量没有大发生之前喷药,可用10%吡虫啉3000-4000倍,48%乐斯本乳油2000倍,山地缺水桃园可采用涂干,此法省工、省水,不伤天敌,在芽萌动期和危害期均可使用。第二代若虫期在8月份,若虫期30-40天,第二代雌成虫发生在9月份,交配受精后,在枝条上越冬。首先将树干老粗皮轻轻刮去(勿伤树皮),再将吸水卫生纸折叠4-6层,使长宽分别等于周长和干径,然后把折叠好的卫生纸饱蘸50%乳油2-4倍液。用塑料薄膜包扎到树干上。因药剂浓度高,操作过程中应带橡皮手套,工作完后用肥皂洗手,以防。桃粉蚜、桃瘤蚜的防治参照桃蚜防治。
山楂红蜘蛛一年发生5-9代,以雌成虫在树粗皮缝隙和树干附近的土内、枯叶、杂草中越冬。4月上旬桃花盛开末期出蛰,危害新生的幼嫩组织。在盛花期过后产卵,落花后卵孵化完毕。山楂红蜘蛛出蛰和第yi代发生比较整齐(第yi代孵化盛期为5月上旬),是药剂防治的有利时期。落花后一个月为第二代卵的孵化盛期,到6月份以后,气温高,繁殖快,世代重叠,危害严重,常引起大量落叶。直至9月陆续发生越冬雌虫,潜伏越冬。防治方法:每年防治抓住三个关键时期,即发芽前、落花后和麦收前后,以发芽前和落花后为主。发芽前,冬季清扫落叶,刮除老皮,翻耕树盘,消灭部分越冬雌虫。对三年生幼树,可扒开根际土壤,每株浇1-2千克30倍根癌宁液预防发病。发芽前喷一次石硫合剂,在越冬雌虫开始出蛰,而花芽幼叶又未开裂前效果好。谢花后或麦收前,在螨害不严重的情况下,喷迟效性杀螨剂,如5%尼索朗乳油3000倍,或螨死净水悬浮剂2000-3000倍。螨害严重时,可喷哒螨灵1500倍,20%灭扫利2000-3000倍,20%速螨酮2000-3000倍,或齐螨素8000倍,1.8%阿维菌3000-4000倍。

苗木繁育应采用嫁接法,砧木有山桃和毛桃。栽植密度应依土壤、方式、品种而定,目前由于矮化剂多效唑及多种新技术的应用,栽植密度加大,株行距多为3米×4米,亩栽55~83株。树形宜用双主枝V字形或自然开心形。桃树多为复花芽,成花易,花量大,白花结实率高。酸碱度要适宜,映霜红桃苗耐盐碱能力差,一般在微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当PH超过8时,会出现黄化,以致影响产量、和抗病性。在生产上考虑到异花授粉可明显提高结实率,特别是有些花粉的品种如砂子早生、霞晖一号、仓方早生等应配置授粉树以求高产、稳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