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选择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满足水量变化大的特点,工艺设计需留有足够的余量;
2.抗水质冲击负荷能力强,渗滤液水质波动变化较大,因此,要求处理工艺需要有极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3.高COD、BOD去除能力,垃圾渗滤液COD浓度变化范围大,达80000mg/L,甚至更高。因此处理工艺需要具备极高的有机污染物去除能力;
4.高氨氮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设备公司
因此在选择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满足水量变化大的特点,工艺设计需留有足够的余量;
2.抗水质冲击负荷能力强,渗滤液水质波动变化较大,因此,要求处理工艺需要有极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3.高COD、BOD去除能力,垃圾渗滤液COD浓度变化范围大,达80000mg/L,甚至更高。因此处理工艺需要具备极高的有机污染物去除能力;
4.高氨氮处理能力,渗滤液氨氮浓度一般从数百到几千mg/L不等,一般认为在1500-3000mg/L左右。但也可高达4000mg/L左右。要求处理工艺具有很高的氨氮去除率;
根据垃圾渗滤液的特点和处理的一般规律,生活垃圾渗滤液的设计难点在于如何应对水质水量的变化对系统的影响、高浓度有机物及氨氮的稳定去除、出水持续达标及次生污染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理。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目前常用处理工艺,即“调节池+厌氧系统+MBR系统+深度膜处理系统(纳滤+反渗透)”为核心的处理工艺。参照实际工程案例的运行情况,综合设计经验考虑应对措施概括如下:
01.水量波动应变能力论述
渗滤液水量随着季节或天气的变化而波动,一般冬季干旱时节水量较少,污染物浓度高;夏季多雨季节水量较多,污染物浓度较低。因此,在项目设计中,全工艺流程所有工艺单元、处理设备均有一定余量,可应变一定范围内的水量冲击,满足水量季节或天气变化的要求。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能:
一般选用物化法、生物法以及不同品种办法的综合处理废物渗滤液。生物法因为其处理本钱低,现在已成为废物渗滤液处理的主体工艺。
1.物化法。
物化法处理废物渗滤液包含混凝沉积、氨吹脱、吸附、膜分离和化学氧化法等。混凝沉积首要是用Fe3+或Al3+作混凝剂去除有机物;氨吹脱首要是去除废物渗滤液中的氨氮,但氨吹脱仅实现了污染物的转移即氨氮只是从水中转移到大气中,而不是从根本上去除污染物。
与生物法比较,物化法具有不受进水水质水量影响,处理工艺能承受较大的冲击负荷,出水水质相对安稳等长处。特别是对BOD5/COD比值较低(0.07~0.20)的较难生物降解的成分有较好的处理作用(对COD去除率可达50%~87%),但物化法一个普遍的缺点便是运行费用非常昂贵。因而,物化法处理废物渗滤液如果要广泛推广,就必须打理本钱高的瓶颈,积极探究经济的处理工艺。
标产水量不308m3/d,即深度处理系统的总回收率不70%,出水水质出水水质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中敞开式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浓水采用回喷焚烧处理,不考虑浓水单独处理方案。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设备膜生化反应器
大量的微生物(活性污泥)在膜生物反应器内与基质(渗滤液中的可降解有机物等)充分接触,通过氧化分解作用进行新陈代谢以维持自身生长、繁殖,同时使有机污染物降解。膜组件对渗滤液和污泥的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污泥被浓缩后返回生物反应器,从而避免了微生物的流失。膜组件相当于传统工艺的二沉池,但是克服了传统二沉池的很多缺点[3]。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设备纳滤系统
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生物总反硝化率超过99%,出水的氨氮、总氮等已经达到排放标准。但是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形成的COD和色度仍然超标。由于管式超滤膜出水不含悬浮物和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设计采用纳滤膜对管式超滤膜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以去除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色度。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