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镀铬的通用方法
1不锈钢镀铬前可采用活化-预镀镍的方法获得底层,然后在镀镍层上镀铬,可获得结合力良好的铬层。
2小电流阴极活化-阶梯式电流给电-冲击电流镀铬-正常电流镀铬至所需厚度出槽,如此四个阶段的处理和电镀可以得到结合力良好的镀层。
3碘化钾阴极处理法。在含碘化钾1g/L的硫酸5%-10%(wt)的溶液中进行阴极处理。电压6V,时间30s,温度室温,阴极电
不锈钢电镀硬硌
不锈钢镀铬的通用方法
1不锈钢
镀铬前可采用活化-预镀镍的方法获得底层,然后在镀镍层上镀铬,可获得结合力良好的铬层。
2小电流阴极活化-阶梯式电流给电-冲击电流镀铬-正常电流镀铬至所需厚度出槽,如此四个阶段的处理和电镀可以得到结合力良好的镀层。
3碘化钾阴极处理法。在含碘化钾1g/L的硫酸5%-10%(wt)的溶液中进行阴极处理。电压6V,时间30s,温度室温,阴极电流电解,在不锈钢表表面上产生一层棕黑色膜层。
充分漂洗以除去硫酸,留下棕色膜的不锈钢制品进入镀铬槽中镀铬,能获得结合力非常良好的装饰铬或硬铬镀层。棕色膜在镀铬时迅速溶解,不产生明显的污染,原来的表面也没有任何恶化。
镀硬铬控制带出量及水洗方法
减少带出量的措施
从镀槽中取出镀件时,粘附在镀件表面上镀液的数量因条件而异,其范围很大。一般为i00~400mL/m,镍/铬层一般为60mL/m左右。带出液不仅浪费了资源,还严重污染了环境,考核该项
指标意义在于促进企业在工艺和装备方面采取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物,减少镀件从镀槽中带出镀液的数量。与带出量有关的因素,除了镀液本身的质量浓度外,还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1)工件形状开孔或凹槽部分多的镀件,从槽中带出镀液的数量就多;
(2)装挂方式镀件出槽附着的液体因重力而落人底部,所以镀件装挂时应将其棱角垂直于镀槽的液面,盲孔或凹槽应向下;
(3)脱液时间镀件从槽中取出应在上空停留3~10S,同时利用振动的辅助手段,可以促进脱液。
(4)喷射水洗利用水压喷射呈雾状,初始使浓的液体从镀件表面全部流回槽内,大大减少带出量。
电
镀硬铬工艺,铬是一种微带天蓝色的银白色金属,具有很强的钝化性能,在大气中很快钝化,显示出的耐腐蚀性能,因此铬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就目前对铬应用来说,主要分为装饰性镀铬和镀硬铬两大类。
装饰性镀铬是为了防止基体材料腐蚀和美化外观,一般镀层厚度在0.3-0.5um左右;镀硬铬则作为一种功能性电镀,主要是利用金属铬的特性以提高机械零件的硬度、、耐蚀、耐温等物理化学性能。一般厚度在2-50um,用于零件修复的厚度可达800-1000um。
镀硬铬过程中出现短时间断电后,工件表面会形成较薄的氧化膜,通过阶梯式给电活化基体表面后再继续电镀,可以保证镀层的结合力,避免镀层剥落。步骤如下:
(1) 分别控制直流电压和阴极电流密度为(3.5 ± 0.5) V 和(20 ± 5) A/dm2,以保证基体上仅有析氢反应(以镀槽内轻微冒气泡为准),持续 5 ~ 10 min。初生态的氢原子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能够把金属表面的氧化膜还原为金属[。
(2) 在 30 min 内逐渐升高电流密度至 100 A/dm2,每 5 min 升高 20 A/dm2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