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曲尖轨加强监控,侧磨初期要及时进行打磨,在日常道岔养护维修中尽量消去道岔方向病害,减少尖轨附加应力,减缓曲尖轨侧磨发展,延长使用寿命,必要时可以对曲尖轨进行涂油润滑。
注重顶铁的状态控制,做到不顶死不离缝。顶铁顶死会造成二动难以密贴以及尖轨向内的侧弯,恶化了尖轨平顺度;顶铁离缝较大会造成尖轨自由长度加长, 尖轨由点位移转变为线位移,尖轨、基本轨受横向冲击力增加
交叉渡线道岔尺寸
对曲尖轨加强监控,侧磨初期要及时进行打磨,在日常道岔养护维修中尽量消去道岔方向病害,减少尖轨附加应力,减缓曲尖轨侧磨发展,延长使用寿命,必要时可以对曲尖轨进行涂油润滑。
注重顶铁的状态控制,做到不顶死不离缝。顶铁顶死会造成二动难以密贴以及尖轨向内的侧弯,恶化了尖轨平顺度;顶铁离缝较大会造成尖轨自由长度加长, 尖轨由点位移转变为线位移,尖轨、基本轨受横向冲击力增加,转辙部位框架难以保持,二动部位不密贴加大,进而钢轨侧磨加大。
结构轻型化,矿用浮放道岔需要人工进行拆装,在设计及铺设时也需要考虑人体能承受的结构,便于人工搬运,拆装。另外,矿用浮放道岔的结构也非常紧凑,质量轻,安装时只需4到5人。
拆装便捷,矿用浮放道岔需安装在两条平行线路上,并用螺栓固定。浮放道岔的设计结构为组合结构,各拆分结构件之间可用道夹板,螺栓连接,可拆分运输到井下现场安装,且拆装方便。
结构稳定,浮放道岔是用螺栓固定,各拆分件的接头处也用到了轨距拉杆,可有效保证道岔结构的稳定性,在正常运行时不易出现翻车,倾斜,跳道等现象。
按照道岔结构,由前向后,分别是转辙,导曲,辙叉部及附带曲线常见病害的原因。
浮放道岔
转辙部轨距和尖轨密贴状态不良占转辙部病害的比例较大,病害原因分析判断和调整矫正方法过程也非常繁琐复杂,同时还须电务配合,如整治方法和作业程序不对,往往整治效果不佳,引起转辙部轨距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基本轨及尖轨框架尺寸不良。转辙部由两组框架组成,
在非工作边上一侧放11号轨距块,要求轨距块顶住胶垫和胶板;滑床板与护轨垫板安装弹片时,要注意区分弹片的正反面;注意区分梢钉的规格;混凝土岔枕套管内涂以黄油,以防螺栓锈蚀;道岔采用防松螺母,要按操作顺序及要求拧紧。
对于一组普通单开道岔来讲,主要是由转辙器,辙叉及护轨,连接部分及岔枕组成。
转辙器主要是由两根尖轨,两根基本轨,联结零件及转辙机械等。道岔基本轨用12.5m或25mm的标准轨制成,有切底的不切底两种形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