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瓷罐使用注意事项
1.罐内外表面不宜敲打、碰撞,以防止搪玻璃脱落;
2.不准在罐内和搪玻璃壁上动用电焊和气焊。在外层夹套进行焊割时,必须在罐内部冲水后方可进行;
3.反应器的充填系数为75%,贮罐不超过90%;
4.敞口放置时,防止硬物掉入,以免损坏搪玻璃;
5.罐卡有松动或掉落时,应及时紧固;
6.室外气温在0℃以下时必须放尽存水;
7
压力容器定做
搪瓷罐使用注意事项
1.罐内外表面不宜敲打、碰撞,以防止搪玻璃脱落;
2.不准在罐内和搪玻璃壁上动用电焊和气焊。在外层夹套进行焊割时,必须在罐内部冲水后方可进行;
3.反应器的充填系数为75%,贮罐不超过90%;
4.敞口放置时,防止硬物掉入,以免损坏搪玻璃;
5.罐卡有松动或掉落时,应及时紧固;
6.室外气温在0℃以下时必须放尽存水;
7.反应体系温度在110℃需冷却时,应先开冷却水,待内容物冷却到50℃以下时,才可改用冰盐水。不得直接用冰盐水冷却,以免温差过大,引起搪玻璃开裂。
压力容器设计的单位必须持有质量技术部门颁发的相应类别的证书, 而且对设计人员的资质要求也比较高,压力容器产业的发展遍及生活方方面面,它是在多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综合开发的基础上发展的工业产品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必须持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压力容器制造 许可证”,并应建立健全的体系。但我国已取证的压力容器制造企 业的人均GDP值附加值都还很低,技术装备、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也 都很落后压力容器产业也应尽快提高自己对市场的响应能力,开发节能 节材、绿色制造的成形与改性技术,实现产品和工艺研究自动化、生产过 程与设备固步自封的旧产业机制终将因无法获取技术经济效益而被时代淘汰。A、B类焊接接头应进行无损检测(RT/UT/TOFD)。
压力容器的材料对韧性、塑性、延性有着特殊要求,因此对钢材来说, 其碳含量应不大于0.25%,其硫、磷含量应分别不大于0.020%和0.030%,对 屈强比也有一定限制。低合金钢含有少量合金元素(如Mn、V、Mo、Nb等 )的低碳结构钢,它不仅价廉、强度也比同等低碳钢高得多,而且具有良好 的焊接性能和一定的耐蚀性能。3在块状铁素体上M-A组元以粒状分布时,即称“粒状贝氏体”,简称Bg。我国开发的这类钢种较多,在国际市场上也颇有优势,今后还将继续冶炼出新品种,特别是能防止低温脆断的耐低温低合金钢,以供用户选用。
压力容器产业是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一个缩影,它的成长标致着成为世界 工厂的一个步伐,我们应该不断的去进步,使我国的压力容品设计踏入国际市场。
5 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5.1 损伤机理识别
检验前,检验人员应充分了解受检压力容器所处的工艺及工况,参照GB/T 30579-2014分析有可能发生的损伤模式及失效模式,重点识别出与时间相关的损伤模式。
5.2 风险评估
检验前,对符合TSG第8.10.1款的企业使用的压力容器,检验人员可参照GB/T 26610、对受检压力容器进行风险评估。
5.3 其他要求
5.3.1 检验前,检验机构应按照TSG21第8.2.1款要求,根据压力容器的使用情况、损伤模式及失效模式,制定检验方案;压力容器的材料对韧性、塑性、延性有着特殊要求,因此对钢材来说,其碳含量应不大于0。经过风险评估的压力容器,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的检验策略制定检验方案,检验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检验方案进行检验工作。
5.3.2 检验前,检验人员应按照TSG21第8.2.2款进行资料审查,重点审查该条款中第(4)~(6)款相关内容;
5.3.3 使用单位和相关的辅助单位,应当按照要求TSG21第8.2.3款要求做好停机后的技术性处理和检验前的安全检查,确认现场条件符合检验工作要求,做好有关的准备工作。
5.3.4 检验检测用的设备、仪器和测量工具应当在有效的检定或者校准期内,并可正常使用。
5.3.5 检验工作安全要求应当满足TSG21第8.2.6款的要求。
奥氏体- 铁素体双相钢容器强制性要求
1. 压力容器受压元件所用钢板,应当采用炉外精炼工艺。[TSG 21-2016 p6
2.2.1.1]
2. 需对其焊接接头表面进行磁粉(MT)或者渗透检测(PT)。[TSG 21-2016
p24 3.2.10.2.2.4(4)]
3. 受压元件用铁素体-奥氏体双相钢板,使用温度下限为-20℃。[GB/T
150.2-2011 p48 4.2.6]
4. 高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