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报告编制指南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实例
2020年11月底前,根据2019年水质监测数据,完成市、县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编制《XX市2019年度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报告》。2021年3月底前,选用2020年水质监测数据,完成市、县域水环境承载力状况评价,编制报告。
水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区域水环境系统在满足水质目标要求、保持可持续的自净能力和维持水生态健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实例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报告编制指南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实例
2020年11月底前,根据2019年水质监测数据,完成市、县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编制《XX市2019年度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报告》。2021年3月底前,选用2020年水质监测数据,完成市、县域水环境承载力状况评价,编制报告。
水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区域水环境系统在满足水质目标要求、保持可持续的自净能力和维持水生态健康的条件下,对区域人口、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支持能力。具有客观性、区域性、阶段性、动态性及可调性等特征。
水质时间达标率(A1)反映评价区域内水质在时间尺度上的达标情况,是所有断面(点位)水质时间达标率的算术平均值。断面(点位)水质时间达标率指在一年内不同时期水质 达标次数占总监测次数百分比。
水质空间达标率(A2)反映评价区域内水质在空间尺度上的达标情况,指区域内年度达标断面(点位)个数占断面(点位)总个数的百分比。
水环境承载力指数(Rc)定量反映水环境承载力大小的数值,将评价指标代入水环境承载力指数公式计算获得,无量纲。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报告的基础数据获取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也可以这样理解,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一个地区的经济和人口是否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报告的基础数据获取
1.评价断面(点位)选取参与评价的断面(点位),指评价区域内至少每季度监测一次的所有断面(点位),包括国控、省控、市控和县控断面(点位)。
2.断面(点位)归属涉及上下游县(区)的出入境断面,均纳入上游县(区)
4进行评价;存在往返流的断面按照年度主流方向,确定上游县(区);涉及两个或多个(区)界河的断面,同时参与所有涉及县(区)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3.水质指标参与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水质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除水温、粪大肠菌群和总氮以外的 21 项指标,包括: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铅、总磷、化学需氧量、铜、锌、氟化物、硒、、镉、铬(六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硫化物
水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和本质
水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包括1.在一定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要求下的水环境承载力 ,反映在环境方面就是要求满足一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 ;2.水体纳污能力,反映在环境方面即为相应的污染物容量 ;3.在满足前2 个条件的前提下 ,可支撑社会可持续发展规模 ,而这又与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有关;4.承载力是相对于压力而言的 ,水体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和纳污能力是水环境承载力系统中的支撑部分 ,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污染是水环境承载力系统中的压力部分。
从本质上说 ,水环境承载力是由水环境系统结构决定的、表征水环境系统的一个客观属性 ,是水环境系统与外界物质输出输入、能量交换、信息反馈的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表现 ,它体现了水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活动之间的联系。水环境承载力是有限度的 ,当人类的行为活动超越了这个限度 ,水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将会发生质的变化 ,从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