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油中负荷齿轮油
中负荷齿轮油转动时将空气带入油中,形成泡沫;泡沫如存在于齿面上,会破坏油膜的完整性,易造成润滑失效;泡沫的导热性差易引起齿面过热,使油面破坏;泡沫严重时,油常从齿轮箱的通气孔中逸出;总之,泡沫对车辆齿轮油有百害而无一利,齿轮油要具有良好的抗泡性
中负荷齿轮油油的热安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添加剂组分;极压剂热安定性较差,易受热分解产生腐蚀性物
中负荷齿轮油
齿轮油中负荷齿轮油

中负荷齿轮油转动时将空气带入油中,形成泡沫;泡沫如存在于齿面上,会破坏油膜的完整性,易造成润滑失效;泡沫的导热性差易引起齿面过热,使油面破坏;泡沫严重时,油常从齿轮箱的通气孔中逸出;总之,泡沫对车辆齿轮油有百害而无一利,齿轮油要具有良好的抗泡性
中负荷齿轮油油的热安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添加剂组分;极压剂热安定性较差,易受热分解产生腐蚀性物质;有些极压剂,例如分子中有不饱和键的,易产生热缩合或聚合反应,生成分子量大的物质,增加油的粘度或生成沉淀;在热的作用下极压剂间也可能发生反应,产生协和效应或对抗效应
车辆齿轮油发展趋势中负荷齿轮油



中负荷齿轮油发展趋势
近年来,在车辆中负荷齿轮油发展方面,有以下3个突出的趋势。
(1)提高热氧化安定性:降低油泥和漆膜,延长油品使用寿命达到终生不换油。如DANA公司推出了50万英里和75万英里不换油的SHAES-256及SHAES-234标准,壳牌公司已有类似产品,石油推出了相似的GL-5长寿命超重驱动桥齿轮油。
(2)开发的手动变速箱油:具有良好的摩擦特性,满足驾驶的舒畅性,如API制定了MT-1;大众、雪铁龙等分别制定了自己的(VW501.50)、(B712315)等OEM规格;石油开发了超越以上规格要求的MTF10和MTF18手动变速箱油系列。
(3)更多使用多级油:为了满足低温换挡、高温有黏膜保护和燃油的经济性要求,使用了含剪切安定性良好黏度指数改进剂的多级油,如75W、75W/90、75W/80、75W/85黏度级别的油用量和比例明显增加。


中负荷齿轮油不同等级之间的差别,主要是依据齿轮类型和工况来定的,不同齿轮类型和工况,对油膜的热稳定性和性等表现的要求不同。
具体是什么差别,大家有兴趣可以深究。这里你只需要知道,在私家车里面,中、低档的小轿车、小客车,选择GL-4即可;性能车和一些越野性能较好的SUV,选择GL-5即可。至于GL-6,如果你开的不是,那根本不用考虑。
然后,我们再来说说第二个参数,粘度等级。粘度的选择,主要是依据环境温度来定的。与机油一样,齿轮油的粘度等级,在国际上通行的分类标准,也是由SAE,即汽车工程师学会制定的。
齿轮油粘度等级中负荷齿轮油



中负荷齿轮油粘度等级。粘度的选择,主要是依据环境温度来定的。与机油一样,齿轮油的粘度等级,在国际上通行的分类标准,也是由SAE,即汽车工程师学会制定的。
中负荷齿轮油的粘度等级一共分为7级,分别是75W、75W /90、80W/90、85W/90、90、85W/140和140。听起来虽然很枯燥,但涡轮哥解释下,你就能理解了,其实很简单。这个字母W,代表是冬天的英文Winter,即齿轮油在低温下的粘度表现。在这7个等级中,大家发现有的等级只有一组数组,有的等级有两组数字。
这个有两组数字的,代表多级油。也就说,这种油的低温、高温性能都很不错,能适用于更宽广的温度范围。
举个例子,比如说75W/90,意味着这种齿轮油能够承受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依然保持较好的流动性。而后面这个90,代表的是齿轮油在高温下的粘度。在这个7个等级中,后面的一组数字只有三种情况,没有,或者90,或者140。
没有后面的这组数字的,意味着高温性能较差,只适合低温工况;有这组数字的,140比90更能胜任高温工况。也就是说,凡是有90、140这两组数字的,在高温下齿轮油的粘度值都相对来说比较大,油膜的强度和韧性较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