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带的起源。安全带作为汽车发生碰撞过程中保护驾乘人员的基本防护装置,它的诞生早于汽车。早在1885年,安全带出现并使用在马车上,目的是防止 乘客从马车上摔下去。1902年5月20日在纽约举行的一场汽车竞赛上,一名手为防止在高速中被甩出,用几根皮带将自己和同伴拴在座位上。竞赛 时,他们驾驶的汽车因意外冲入观众群,造成两人丧生,数十人受伤,而这几名手却由于皮带的缘故死里逃生。这几
汽车安全带检测设备
汽车安全带的起源。安全带作为汽车发生碰撞过程中保护驾乘人员的基本防护装置,它的诞生早于汽车。早在1885年,安全带出现并使用在马车上,目的是防止 乘客从马车上摔下去。1902年5月20日在纽约举行的一场汽车竞赛上,一名手为防止在高速中被甩出,用几根皮带将自己和同伴拴在座位上。竞赛 时,他们驾驶的汽车因意外冲入观众群,造成两人丧生,数十人受伤,而这几名手却由于皮带的缘故死里逃生。这几根皮带也就成为汽车安全带的雏形,在汽车上使用,便挽救了使用者的生命。这里教你正确的安全带作用过程:首先由一个探头负责收集撞车信息,然后释放出电脉冲,该脉冲传递到气体发生器上,引爆气体。

当汽车前部发生强烈的碰撞时,由于惯性,驾乘者的身体向前移动,这时安全带便会尽力“拉住”驾乘者的身体,吸收部分冲击能量,同时安全气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充气并完全打开;接着驾乘者的身体上部便沉向安全气囊,气体也开始从气囊的排气口匀速逸出,并吸收了大部分冲击能量;事实上,即使车辆在较慢的速度下行驶,若发生碰撞或紧急制动,惯性仍然会使车内乘员与方向盘、挡风玻璃等设施发生二次碰撞,对其身体造成损害。随后,驾乘者身体向后并回到座椅上。以上整个过程几乎都是发生在一瞬间的,驾乘者完全处于被动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被动地依靠辅助乘员保护系统是惟一的选择。

三点式
安全带可以救命,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无论是还是普通民众都用了很长时间才明白了这个道理。在减轻全世界千千万万交通事故的后果方面,它的贡献是其它任何单一的安全方案都无法比拟的行车中,坐在车内的人体的移动速度与车速相同。突然停车时,人体仍会以原有速度移动。这就要求有一条坚固、柔软、拴系舒适的护带牢牢地将介乎3000至5000公斤之间的冲力挡住。如今,这种安全带已经成为我们轿车标准配置的一部分先着手于安全带工作的也不是汽车业而是航空业。两名美国前飞行员休德黑文和罗杰W一是由于乘员的衣服本身有一定的厚度,另外在安全带装置中也多少隐藏了部分松动余地,这种余地无法消除,但真遇到事故时,还就应该尽量消除。格里斯沃尔德设计了一种Y形的三点式安全带,并将斜挂带的扣接点置于座后-几乎就在乘员的身后。这种安全带与一个放在腹部上的扣环相连,叫做组合式肩-腰安全带,并于1951年申请了专利。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