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打印机的工作原理
虽然不同的机型的打印功能是不同的,但工作原理基本相同,都要经过:充电、曝光、显影、转印、消电、清洁、定影七道工序,其中有五道工序是围绕感光鼓进行的。当把要打印的文本或图像输入到计算机中,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其进行预处理。鉴于转镜式扫描器有扫描角度大、分辨率高、光能损耗小及结构简单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激光打印机中。然后由打印机驱动程序转换成打印机可以识别的
理光打印机
激光打印机的工作原理
虽然不同的机型的打印功能是不同的,但工作原理基本相同,都要经过:充电、曝光、显影、转印、消电、清洁、定影七道工序,其中有五道工序是围绕感光鼓进行的。当把要打印的文本或图像输入到计算机中,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其进行预处理。鉴于转镜式扫描器有扫描角度大、分辨率高、光能损耗小及结构简单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激光打印机中。然后由打印机驱动程序转换成打印机可以识别的打印命令(打印机语言)送到高频驱动电路,以控制激光发
i射器的开与关,形成点阵激光束,再经扫描转镜对电子显像系统中的感光鼓进行轴向扫描曝光,纵向扫描由感光鼓的自身旋转实现。
一、技术喷墨打印机基本的工作原理都是先产生小墨滴,再利用喷墨头把细小的墨滴导引至设定的位置上,墨滴越小,打印的图片就越清晰。基本原理看起来很简单,但操作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正如微积分原理也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如何运用一样。下面介绍喷墨打印机几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技术突破。时间 事件纪要1976年 台喷墨打印机诞生。点阵电荷与基体导通形成“电位差潜像”,当感光鼓旋转到与显影磁辊相切位置时,把磁辊上载有与光导体表面电荷属性相反的墨粉吸引到感光鼓表面,从而在感光鼓上显现出墨粉图像。1976年 压电式墨点控制技术问世。1979年 Bubble Jet气泡式喷墨技术问世。1980年8月Canon公司次将其气泡喷墨技术应用到其喷墨打印机Y-80,从此开始了喷墨打印机的历史。1991年 台彩色喷墨打印机、大幅面打印机出现。1994年 微压电打印技术问世。

日本佳能的研究员成功地研究出 Bubble Jet气泡式喷墨技术,此技术利用加热组件在喷头中将墨水瞬间加热产生气泡形成压力,从而墨水自喷嘴喷出,接着再利用墨水本身的物理性质冷却热点使气泡消褪,藉此达到控制墨点进出与大小之双重目的。这里引用该公司的一个小故事,1977年7月的,东京目黑区的Canon 产品技术研究所的第22研究室的远藤一郎,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时,偶然将加热的烙铁放在注射针的附件上,从注射针上迅速地飞出了墨水。有的机型使用扫描镜直接对感光鼓扫描曝光,有的机型使用扫描后的反射激光束对感光鼓进行曝光。受此启发,2年后发明了气泡式喷墨技术。
与此同时,惠普也发明了与之本质相同的技术,HP和Canon 都不约而同地宣称是自己的研究人员发明了喷墨打印技术,以此建立自己在喷墨打印领域的地位。不过“气泡”这一概念已被佳能抢去,惠普只好将此命名为Thermal Ink-Jet。1991年,台彩色喷墨打印机、大幅面打印机出现惠普HP deskjet 500C是台彩色喷墨打印机,1994年6月,国内才出现经本土改造过的产品HP DeskJet 525Q。数据传送打印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讯传送端口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是“串口”或“并口”。HP DesignJet是惠普公司将其热喷墨打印技术应用到大幅面打印机中,推出的世界上台单色大幅面喷墨打印机。彩色喷墨打印机、大幅面打印的出现都是喷墨打印机为重要的里程碑。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