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悬浮微粒(Airborne particles)
空气介质中的微粒,粒径小于10μm的固体或液体粒子,亦称总悬浮颗粒物。洁净室工程就是要净化掉这些杂质,应用于对净化有要求的一些精密仪器或产品生产的洁净空间。
【参考】 微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其性质、吸入量及其粒径大小有关。空气动力学粒径大于10μm的粒子基本上被阻于人的鼻腔;大于2μm、小于10μm
洁净室设备
2.3悬浮微粒(Airborne particles)
空气介质中的微粒,粒径小于10μm的固体或液体粒子,亦称总悬浮颗粒物。洁净室工程就是要净化掉这些杂质,应用于对净化有要求的一些精密仪器或产品生产的洁净空间。
【参考】 微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其性质、吸入量及其粒径大小有关。空气动力学粒径大于10μm的粒子基本上被阻于人的鼻腔;大于2μm、小于10μm的粒子约有90%可进入并沉积在呼吸道的各个部位,10%可以达到肺的深部,
并沉积于肺中;小于2μm的粒子100%可以吸入肺部,其中0.3~2μm的粒子几乎全沉积于肺部而不能呼出。
【参考】 气溶胶(Aerosol)是指含有分散相悬浮微粒的空气介质,是一种分散体系。从气溶胶力学角度考察,其大小可为10-7~10-1cm;但通常是指10-7~10-2cm。
【参考】 生物气溶胶(Bioaerosol)是指空气环境中弥散的生物介质(活粒子、过敏素、毒1素或微生物)
【参考】 ISO定义:气溶胶是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固体与液体粒子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
7.7涉及防火与排烟系统的监测与控制,应执行现行有关防火规范的规定,与防排烟系统合用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应能按消防设施的要求供电,并在火灾时转入火灾控制状态,通风空气调节风道上宜有带位置反馈的防火阀。
[检查方法]检查图纸和现场勘查。
[参考]净化空调系统应符合防火规范要求。
要求风道上的防火阀带位置反馈可用来监视防火阀工作状态,防止防火阀平时运行的非正常关闭及了解火灾时阀位情况,以便及时准确地复位,以免影响空气调节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洁净室
8.1洁净室四壁的所有连接部位缝隙均应胶封,不得在其上开有各类检查口。不宜有裸装的各类管道。 【检查方法】外观检查。
8.2除走廊外,洁净室内风口应上送下回。室宽4m以上回风口应两侧布置。 【检查方法】外观检查。
【结果处理】不符合要求时,使用中应加强涡流区监测,无回风口侧不应布置生产线。
【参考】美国《制药工程指南》第三卷《无菌生产设施》明确指出排(回)风口应在地面附近,即“排风格栅位置应处于低气流区域”。
8.3当局部5级送风面面积大于等于室面积的1/12时,万级背景区不用设送风口。当设送风口时,或上述比例<1/12应设送风口时,该送风口气流不能对5级区造成影响,应在5级区周边设较长的垂帘或尽可能封闭5级区。 【检查方法】外观检查并测量。6正负压洁净室之间、5级洁净室与低级别洁净室之间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溶胶的洁净室与一般洁净室之间、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应有人、物独立的缓冲设施,人、物流走向应合理。
【参考】无尘车间洁净室的人净设施应连续布置,洁净服更衣室之后不应有厕所。物净入口应有脱外包间,负压排风。
*8.8传送带不得离开无菌罐装房间。
【检查方法】外观检查。
【结果处理】已经穿越的应更改。
【参考】美国《制药工程指南》第三卷《无菌生产设施》有此规定。
*8.9从无尘车间洁净室内灭菌、烘干等设备中出来的器皿必须在局部5级洁净气流区保护下传送至5级操作点。
【结果处理】无尘车间洁净室没有的必须增设。
*8.10必须严防昆虫进入洁净厂房,宜在室外入口处设防飞虫吹淋门或空气幕。
【结果处理】无尘车间洁净室没有防虫措施的必须增设。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