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外包有什么风险,如何规避劳务外包风险
在劳务外包的过程中一些常见的风险
1、假外包被仲裁机构认定真派遣
由于法律对于派遣用工是越来越严格,一些企业为了规避《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限制,不少企业将劳务派遣转化为劳务外包。但如果企业将业务外包给其他单位,但外包方劳动者的劳动过程直接受企业管理的,仍属于劳务派遣。
2、罚款和连带赔偿责任
如果企业的业务外包被认
劳务外包收费标准
劳务外包有什么风险,如何规避劳务外包风险
在
劳务外包的过程中一些常见的风险
1、假外包被仲裁机构认定真派遣
由于法律对于派遣用工是越来越严格,一些企业为了规避《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限制,不少企业将劳务派遣转化为劳务外包。但如果企业将业务外包给其他单位,但外包方劳动者的劳动过程直接受企业管理的,仍属于劳务派遣。
2、罚款和连带赔偿责任
如果企业的业务外包被认定为劳务派遣,则企业应承担用工单位的责任,并且可能因为突破了劳务派遣用工比例限制、侵害被派遣劳动者利益等违规情形,而依法承担罚款等行政责任和连带赔偿民事责任。
3、被认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有的企业为了逃避劳动法上的义务,与外包方签订劳务外包服务合同,让本单位的员工与外包方签订劳动合同,而员工继续在单位上班,但员工与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终止。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一种逆向派遣行为,属于逃避法律责任情形,属无效法律行为。如果发生争议,仲裁机构可能认定企业仍是劳动者的用人单位。
空间无限人力资源教你如何规避劳务外包风险
首先,用人单位应明晰“
劳务派遣”与劳务服务外包的区别。“劳务派遣”是指用人单位以经营方式将招用的劳动者派遣至其他单位使用,由后者直接对劳动者的劳动过程进行管理的一种用工形式。在“劳务派遣”法律关系中,劳动者派出单位系“用人单位”,劳动者接收单位系“用工单位”,劳动者由用工单位实际管理。这与“劳务服务外包”中的由劳务单位自行管理劳动者是不同的。
其次,在服务外包关系中,要尽量避免对承包单位派遣的劳动者的直接管理。虽然现对“假外包、真派遣”的形式、概念尚无明确法律规定,但有观点认为“用人单位将业务发包给承包单位,但对从事该业务的承包单位劳动者的劳动过程直接进行管理的,属于劳务派遣用工。”因此,在“劳务外包”关系中,应注意避免对承包单位派遣的劳动者的直接管理,包括考勤、评估、工作成果的认定等等,更要避免直接向该等劳动者支付人工费,以避免被认定为“假外包、真派遣”。
再次,如因对劳务外包服务或产量控制的客观需要,而需介入到外包服务或产品生产过程,要注意此种介入实质是承包单位将对劳动者的管理控制权部分让渡给了发包单位,因此,在该情况下,应注意通过协议将这种让渡作出一定程度的限制,如仅为临时的、辅助性质的管理。
劳动合同法
劳务派遣规定是什么?
1.第60条,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2.第61条,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标准执行。
3.第63条,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和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载明或者约定的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应当符合前款规定。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