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s 治理有较多措施, 其治理方法包括源头减量、中间控制和末端处理等。目前,我国以末端治理为主。
末端治理技术一般分为破坏性处理和回收性处理,破坏性处理主要包括催化燃烧法和焚烧处理法,回收性处理包括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回收性处理因其技术手段还不成熟,成本较高,目前没有大规模应用。焚烧法是直接将 VOCs 通入焚烧炉中,在炉内充
辽宁蓄热式催化燃烧设备
VOCs 治理有较多措施, 其治理方法包括源头减量、中间控制和末端处理等。目前,我国以末端治理为主。
末端治理技术一般分为破坏性处理和回收性处理,破坏性处理主要包括催化燃烧法和焚烧处理法,回收性处理包括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回收性处理因其技术手段还不成熟,成本较高,目前没有大规模应用。焚烧法是直接将 VOCs 通入焚烧炉中,在炉内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该方法成本较低,运用范围较广,技术线路也比较成熟。催化燃烧法是在废气燃烧的时候加入某种催化剂,降低 VOCs 的燃点, 使 VOCs 能够充分燃烧,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实现直排。当前常用催化剂种类有 Cu、Fe、Ti 等非与 Pd、Au、Pt等两大类。焚烧处理法和催化燃烧法在 VOCs 治理中占据核心地位,因其分解氧化、治理而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催化燃烧法因无明火、节能、氧化温度低而得到广泛应用。催化燃烧是一种涉及气—固两相的化学反应,其本质机理为在有活性氧参与的条件下发生的深度氧化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加入催化剂可以显著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VOCs 富集在催化剂表面,在较低燃烧温度下发生无焰燃烧,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CnHm+ (n+m/4) O2→ n CO2+m/2 H2O + 能量在催化剂的作用下,VOCs 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去除率高达 90%。催化燃烧法具有能耗低、运行可靠稳定、无二次污染等突出优点,在欧美已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在我国,催化燃烧法也是处理 VOCs 的主要手段,其应用比例约为 55%。目前,催化燃烧法已经成为处理 VOCs 的主流。
催化燃烧设备的净化原理:催化燃烧设备主要由热交换器、燃烧室、催化反应器、热回收系统和净化烟气的排放烟囱等部分组成,其净化原理是:未净化气体在进入燃烧室以前,先经过热交换器被预热后送到燃烧室,在燃烧室内达到所要求的反应温度,氧化反应在催化反应器中进行,净化后烟气经热交换器释放出部分热量,再由烟囱排入大气。
催化燃烧设备的催化炉是催化燃烧再生装置活性炭进行脱附时,首先打开防爆阀同时启动脱附风机对催化剂进行15分钟的吹扫,然后防爆阀和脱附风机关闭,3组加热管开始分阶段加热,间隔2分钟开启一组,当催化燃烧装置温度加热到200摄氏度时,脱附风机打开,将热空气向吸附箱吹送,热空气首先输送到混流箱,进行空气中和,但热空气在混流箱内温度达到特定温度时,空气通过下端的输送管输送到活性炭的吸附室内,对活性炭进行脱附,活性炭室内温度慢慢升高,活性炭内有机废气分解出来,通过上面的管道回到催化装置内。与催化剂反应生成CO2和H2O,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时候加热管会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关闭一组或几组加热管,节约能源,催化剂表面都有陶瓷蓄热体,能有效的锁住热量,降低能耗。
催化燃烧是典型的气相催化反应,其实质是活性氧参与深度氧化作用。在催化燃烧过程中,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反
应的活化能,同时使反应物分子富集于催化剂表面,以提高反应速率。借助催化剂可使有机废气在较低的起燃温度条件
下发生无焰燃烧,并氧化分解为CO2和H2O,同时放出大量热。
RCO有机废气催化燃烧技术是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有机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迅速氧化成
水和二氧化碳,达到治理的目的。
燃烧型催化剂按活性成分大体可分为:催化剂、复氧化物催化剂、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RCO有机废气催化燃烧技术为VOCs有机废气的治理提供了的经济解决办法,VOCs有机废气采用催化技术
处理具有净化、能耗低、产物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无二次污染。催化净化的效率一般可达97%以上。是高浓度小流量有机废气的技术。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