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沥青改性剂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排水沥青改性剂混合料通常采用2.36mm至9.5mm之间为断级配的矿料,粗集料所占比例高,大于4.75mm颗粒含量不75%。在沥青改性剂的选择应遵循的以下原则: 首先,可以根据改善的路面性能可对沥青改性剂作如下初步选择: 1.为提高抗变形能力宜使用热塑性橡胶类或热塑性树脂类等沥青改性剂; 2.为提高抗低温开裂能力宜使用热塑性橡胶类或橡胶类沥
主动融雪道路施工
排水沥青改性剂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排水沥青改性剂混合料通常采用2.36mm至9.5mm之间为断级配的矿料,粗集料所占比例高,大于4.75mm颗粒含量不75%。
在沥青改性剂的选择应遵循的以下原则:
首先,可以根据改善的路面性能可对沥青改性剂作如下初步选择:
1.为提高抗变形能力宜使用热塑性橡胶类或热塑性树脂类等沥青改性剂;
2.为提高抗低温开裂能力宜使用热塑性橡胶类或橡胶类沥青改性剂;
3.为提高抗开裂能力宜使用热塑性橡胶类橡胶类或热塑性树脂类沥青改性剂;
4.为提高抗水损害能力宜使用各类抗剥落剂等外掺剂。
其次,应考虑沥青改性剂处理与贮存条件生产与施工方法的难易程度、对基质沥青与集料的要求等。
第三,应考虑沥青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在热贮存或使用温度下的离析程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另外,应考虑沥青改性剂及其辅助材料、设备的价格,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及其路面施工成本。
重要的是沥青改性剂生产者或供应商应提供产品的名称、代号、标号与质量检验单、以及运输贮存使用方法和涉及健康环保安全等有关的资料。

不同道路承受的汽车荷载不同
不同道路承受的汽车荷载不同,对一般城市道路等主要供轻型车行驶的道路,产生车辙的可能性较小,主要考虑行车舒适和气候因素,对抗裂性能的要求是重点,可选择SBS、 等;实际工程上选择沥青改性剂的品种和剂量是个技术性很高的工作,很难说哪个品种的改性剂一定好或不好。只能是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交通状况、改性沥青设备条件、沥青路面的破坏形式、改性目的综合考虑,较好是对不同沥青改性剂的效果作一比较,再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来确定。

胶乳沥青筛上剩余量试验、储存稳定度
用胶乳沥青筛上剩余量试验、储存稳定度试验、标准粘度、制备沥青蒸发残留物方法以及蒸发残留物延度、针入度和软化点试验均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胶乳沥青必须具有合适的粘度。对于不同的施工方法、施工季节和路面结构,对乳液有不同的粘度要求,乳液粘度不适当,容易造成路面过早破坏,影响路面使用寿命。因此,对于乳液的粘度要求越来越严格。沾度过高,流动性差,不利于撒布和与集料的均匀拌合,也不利于施工设备的计量;粘度太低,容易造成离析和乳液流失,施工和易性差。添加胶乳后沥青乳液有所增加,标准粘度均满足规范要求;且随着剂用量的增加,沥青乳液的粘度也呈明显增加趋势。

沥青改性剂生产工艺介绍
沥青改性剂生产工艺主要由基质沥青和改性剂性质决定。基质沥青由于原由性质和生产工艺的不同,理化性质有一定的差异,主要是与改性剂相容性方面的差异。改性剂有粉状(胶粉)、块状(胶块)、液状(胶乳)三种。我国改性沥青生产工艺可以归纳为四种,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胶块粉碎单釜循环工艺:
此工艺使用的沥青改性剂是块状,对基质沥青没有特别的要求。目前我国有多个企业使用此类工艺生产改性沥青产品。
该沥青改性剂生产工艺过程为:胶块经三辊炼胶机后,略有松散,松散胶块送入粉碎机粉碎成直径约为5—10mm的小颗粒,再用风将小颗粒胶送到反应釜中。小颗粒胶在反应釜中160—170摄氏度条件下与基质沥青一起,被搅拌机和胶体磨循环搅拌、剪切后泵入到发育罐,经发育后得到合格的改质沥青。
设备特点:反应釜的数量和体积可根据生产规模确定,一般设2—4台反应釜,每台反应釜体积约为20—30m3,独自有一套搅拌系统,并与胶体磨系统串联。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