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监测吸引器及管道的性能。使用便携式吸痰器吸引器前须检查电源电压与吸引器电压是否相符,进气管与出气管的连接是否正确;贮液瓶的痰液应随时倾倒、清洗,以免痰液逆流至马达内损坏吸引器;通过鼻腔吸痰时易引起疼痛、损伤鼻咽部黏膜,故吸痰时应动作轻柔,熟悉鼻咽部解剖,可于患者吸气时插入吸痰管,尽量减少损伤。吸引器用后应随时消毒各管道及贮液瓶,放置在干燥处,定期
一次性使用吸痰包
注意事项
1.监测吸引器及管道的性能。使用便携式吸痰器吸引器前须检查电源电压与吸引器电压是否相符,进气管与出气管的连接是否正确;贮液瓶的痰液应随时倾倒、清洗,以免痰液逆流至马达内损坏吸引器;通过鼻腔吸痰时易引起疼痛、损伤鼻咽部黏膜,故吸痰时应动作轻柔,熟悉鼻咽部解剖,可于患者吸气时插入吸痰管,尽量减少损伤。吸引器用后应随时消毒各管道及贮液瓶,放置在干燥处,定期维修保养。2.熟练操作,严格无菌,防止。吸痰运用应轻稳,吸引时负压不可过大,以免损伤气管粘膜;使用便携式吸痰器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气管内吸痰按无菌操作进行,吸痰器的吸痰管须每次更换,不得重复使用,所有物品每日灭菌1次;自气管导管内吸痰的吸痰管外径不得超过套管口径的1/2。
吸痰器的保养和制度分4个步骤:
1)用自来水预先冲洗连接管,起到湿润管壁和预先清洗异物的作用。2)把棉线引入连接管中,使其贯穿整个管道,并露出两端。具体方法:在一根棉线一端打结,同一个点打4~5次,以结能在管中自由滑动且尽可能zu大为佳,湿润整根棉线,把打结的一端前面未打结部分剪去。将打的结放入连接管一端内,往里送棉线。贮液瓶隐藏埋入式新颖结构设计,方形负压表,全塑外壳设计是国内同类产品首创,不仅降低了噪音,而且使吸痰器新颖、美观,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此时,把连接管顺直,进线端放在自来水下,另一端放在500ml的空瓶中,边用水往管道中冲洗,边送棉线进入管中,依靠水冲的力量和重力作用,使棉线进入管中(棉线前端打结处相当于漂浮导管的前端,更利于棉线进入管道),直至整个管道被棉线贯穿。此过程中当瓶中水满时及时倒掉。
注意事项:
1,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得污染,冲洗吸引管的生理盐水,应注明“口鼻 腔”和“气管内”字样,不能交叉使用.
2.一根吸痰管只吸一次,口鼻﹑气管分开吸引。
3.坚持由内向外的原则,先吸气管物再吸鼻﹑口腔物。
4.操作前洗手,导管严格消毒。
5.防止缺氧:①吸痰前应深呼吸3-5次②使用呼吸机者,需过度通气2-3分钟,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禁忌将吸痰管上下提插。③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动作轻柔,左右旋转提吸,如分泌物过多一次吸不停,应再次行过度换气或深呼吸再吸引。
吸痰并发fa症及处理:
1. 缺氧﹑肺不张→可手控膨肺,体疗,叹息通气。
2. 误吸→进食前吸引,进食后三十分钟再吸引,注意头高位。体位(吸痰时患侧在上,休
息时取患侧位或高位)。
3. 气道黏膜损伤→吸痰管多孔﹑圆头,内径不过大,负压不过大。
4. 继发→严格无菌操作,把好物品消毒关。
5. 心律lv失常和低电压→迷走神经兴奋所致,停吸痰,处理。
6. 人工气道湿化并发fa症→淹溺﹑窒息﹑肺水月中。
7. 支气管痉挛→可滴入2-3ml利多duo卡因。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