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制品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必须用玻璃棒;
不能用手掌握住瓶身,以免造成液体膨胀;
当容量瓶内的容积达到3/4左右时,将容量瓶摇动几周(勿倒转),使溶液初步混匀,然后把容量瓶放在桌子上,慢慢加水到接近标线1cm左右,等1-2min,使粘附在瓶颈内壁的溶液留下,加水至弯液面下点与标线相切;
热溶液应冷却至室温才能注入容量瓶,否则可造成体积误差;
容量瓶不能
玻璃制品销售
玻璃制品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必须用玻璃棒;
不能用手掌握住瓶身,以免造成液体膨胀;
当容量瓶内的容积达到3/4左右时,将容量瓶摇动几周(勿倒转),使溶液初步混匀,然后把容量瓶放在桌子上,慢慢加水到接近标线1cm左右,等1-2min,使粘附在瓶颈内壁的溶液留下,加水至弯液面下点与标线相切;
热溶液应冷却至室温才能注入容量瓶,否则可造成体积误差;
容量瓶不能久贮溶液,尤其是碱液,会腐蚀玻璃使瓶塞粘住,无法打开;
容量瓶用毕,应用水冲洗干净;
如长期不用,将磨口处洗净吸干,垫上纸片。
玻璃瓶高白料瓶生产中的常见问题
玻璃瓶生产厂家
(1)气泡在高白料玻璃中,气泡是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以直径小于1mm的小气泡为多,较大的气泡偶尔也会出现,其产生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工艺方面的原因和外来因素的影响。
在玻璃池窑内相对于有色料来说,高白料玻璃液上下部温差小,底部温度相对较高,黏度相对要低得多。因此,高白料玻璃液中气泡的排出要容易得多,但气泡的吸收却困难得多,这主要是由于气体在玻璃液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造成的。因此在考虑消除高白料玻璃中的气泡问题时,不要忽视气泡“吸收法”排除的作用,采取适当降低熔化温度,提高气体在玻璃液中的溶解度,同时控制出料量的方法,可使影响制品外观质量的气泡被玻璃液吸收而消除。当然也不是温度越低越好,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问题会走向反面,不但气泡减轻不了,还会出现。另外,高白料玻璃生产对于气体率、熔化率也要适当控制,不宜过高。据生产经验:较大气泡或表皮气泡一般情况下与玻璃熔制关系不大,多半产生于供料环节。事实上,玻璃餐具由于材质不同,使用稍有不当,就很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发生突然爆裂等意外状况。
(2)析晶玻璃析晶也是生产中常见缺陷之一,而在高白料玻璃中则更为严重,往往会导致长时间产品不合格,造成很大损失,在玻璃生产中应从玻璃成分、配料工艺、生产工艺控制、窑炉设计等内外因素多方面综合加以考虑,避免产生玻璃析晶。
不能正确区分酸式滴定管与碱式滴定管及其性能。使用过程中往往将酸式滴定管误认为碱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误认为酸式滴定管。这样一来便错误百出。因为酸式滴定管下端带有玻璃活塞,不能盛放碱性溶液,因为碱性溶液能腐蚀玻璃。使活塞转动。而碱式滴定管下端接有一橡皮管,不能盛放酸或氧化剂等腐蚀橡皮的溶液如:AgNO3、KM-nO4、I2等溶液。当容量瓶内的容积达到3/4左右时,将容量瓶摇动几周(勿倒转),使溶液初步混匀,然后把容量瓶放在桌子上,慢慢加水到接近标线1cm左右,等1-2min,使粘附在瓶颈内壁的溶液留下,加水至弯液面下点与标线相切。
滴定管装入标准溶液前,不先用该标准溶液5mL~10mL将滴定管洗涤2~3次。操作时两手平端滴定管慢慢转动使标准溶液流遍全管,并使溶液从滴定管下端流出,以除去管内残留水份。再装入溶液进行滴定,否则引起标准溶液浓度稀释.
不根据滴定时标准溶液的用量,正确选用不同型号的滴定管。一般用量在10mL以下,选用10mL或5mL微量滴定管,用量在10mL至20mL之间,选用25mL滴定管,若用量超过25mL则选用50mL滴定管。实际工作中,有人就不注意这方面的误差。因刻度校验时,管尖留液没有包括在移液管的计量体积之中。若刻度值旁注时“吹”字时,则在刻度校验时将将管尖留液已计入容器体积,因此操作时必须吹出。有的标液用量不到10mL仍用50mL滴定管,有的标液用量超过25mL仍用25mL滴定管,分几次加入等,这些情况都是错误的做法,引起较大误差.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