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苗白芷播种当年不间苗,翌春返青苗高7-10厘米时,按株距20厘米左右定苗。间苗时应除去过壮大苗及过纤弱苗,留以生长适中的苗。因过壮大苗易开花结种,根部生长不好,不能人药。 追肥秋播后,当年不必追肥。常生长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及山谷地,国内北方各省多栽培供药用。只在入冬封冻前,结合灌封冻水,在畦面上盖以马粪或土杂肥,既为小苗越冬防止了冻害,又可作翌春的次追肥。翌年返青后,可结合
白芷种子
定苗白芷播种当年不间苗,翌春返青苗高7-10厘米时,按株距20厘米左右定苗。间苗时应除去过壮大苗及过纤弱苗,留以生长适中的苗。因过壮大苗易开花结种,根部生长不好,不能人药。 追肥秋播后,当年不必追肥。常生长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及山谷地,国内北方各省多栽培供药用。只在入冬封冻前,结合灌封冻水,在畦面上盖以马粪或土杂肥,既为小苗越冬防止了冻害,又可作翌春的次追肥。翌年返青后,可结合中耕松土,追施饼肥、化肥或圈肥。
烘干用炕,温度以60℃左右为宜。无论晒干或烘干,干燥过程均要连续进行,中间不可中断,否则尽管后完全干燥,但其根心部会变黑而质量下降。每3-4kg鲜根可加工出lkg干药材。白芷成品以根条肥大、均匀、质重、粉性足、香气浓者为佳。
病害
斑枯病:又名白斑病,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常在生长后期发生,主要为害叶片,病斑为多角形,初期暗绿色,后变为灰白,上面生有黑色小点。可使叶片全部枯死。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叶并集中烧毁;发病前或初期用l:1:10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400-500倍液喷雾,7-10天1次,连续2-3次。茎粗大,近于圆柱形,基部粗约5~9厘米,中空,通常呈紫红色,基部光滑,近花序处有短柔毛。 虫害有黄凤蝶幼虫、红蜘蛛及蚜虫等,可用杀虫剂杀灭。
杭白芷,又名:浙白芷、台湾。
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圆锥形,具4棱。茎直径4~7厘米,茎和叶鞘均为黄绿色。叶互生;茎下部叶大,叶柄长,基部鞘状抱茎,2~3回羽状分裂,深裂或全裂,终裂片阔卵形至卵形或长椭圆形,先端尖,边缘密生尖锐重锯齿,基部下延成柄,或脉上有毛;质坚实,断面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或近圆形,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茎中部叶小;上部的叶几仅存卵形囊状的叶鞘,小总苞片长约5毫米,通常比小伞梗短;复伞形花序密生短柔毛;花萼缺如;花瓣黄绿色;雄蕊5,花丝比花瓣长1.5~2倍;花柱基部绿黄色或黄色。双悬果被疏毛。花期5~6月。果期7~9月。
分布浙江、台湾等地。浙江、江苏有栽培。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