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风机在设计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叶片出口角的选定:叶片出口角是设计时首先要选定的主要几何参数之一。为了便于应用,通常把叶片分类为:强后弯叶片、后弯圆弧叶片、后弯直叶片、后弯机翼形叶片;径向出口叶片、径向直叶片。
(2)叶片型式的合理选择:常见风机在一定转速下,后向叶轮的压力系数较小,则叶轮直径较大,而其效率较高;对前向叶轮则相反。
(3)蜗壳外形尺寸的选择:蜗
离心风机参数
离心风机在设计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叶片出口角的选定:叶片出口角是设计时首先要选定的主要几何参数之一。为了便于应用,通常把叶片分类为:强后弯叶片、后弯圆弧叶片、后弯直叶片、后弯机翼形叶片;径向出口叶片、径向直叶片。
(2)叶片型式的合理选择:常见风机在一定转速下,后向叶轮的压力系数较小,则叶轮直径较大,而其效率较高;对前向叶轮则相反。
(3)蜗壳外形尺寸的选择:蜗壳外形尺寸应尽可能小。对高比转数风机,可采用缩短的蜗形,对低比转数风机一般选用标准蜗形。有时为了缩小蜗壳尺寸,可选用蜗壳出口速度大于风机进口速度方案,此时采用出口扩压器以提高其静压值。
(4)叶片数的选择:在离心风机中,增加叶轮的叶片数则可提高叶轮的理论压力,因为它可以减少相对涡流的影响。但是,叶片数目的增加,将增加叶轮通道的摩擦损失,这种损失将降低风机的实际压力而且增加能耗。下面小编就来解答这个问题,给读者一些参考性的指导与建议,分析如下。因此,对每一种叶轮,存在着一个叶片数目。具体确定多少叶片数,有时需根据设计者的经验而定。
(5)全压系数的选定:设计离心风机时,实际压力总是预先给定的。这时需要选择全压系数。
(6)离心叶轮进出口的主要几何尺寸的确定:叶轮是风机传递给气体能量的元件,故其设计对风机影响甚大;能否正确确定叶轮的主要结构,对离心风机的性能参数起着关键作用。它包含了离心风机设计的关键技术--叶片的设计。另外如果排烟风机箱与管道连接处振动噪声较大,需要通过软连接连接减少管道与风机的共振产生的噪声。而叶片的设计关键的环节就是如何确定叶片出口角。
离心通风机的日常维护保养介绍
1.运转2000小时
(1)清洗表面灰尘。
(2)检查清洗轴承。
(3)检查、紧固各部螺栓。
(4)检查进、出风口。
(5)检查、调整联轴器间隙及同轴度。
(6)检查、调整三角带的松紧度。
(7)检查润滑部位,更换润滑油及密封圈。
2.运转8000小时
(1)包括上述内容。
(2)解体、清洗、检查各零部件。
(3)修理轴瓦,更换滚动轴承。
(4)检查、修理或更换叶轮。
(5)校验叶轮的静平衡、动平衡。
(6)检查、修理或更换主轴。
离心风机磨损现象包含着许多复杂因素,它往往是多重机理综合作用的结果。尘粒进入叶轮后与壁面相互作用,在离心流道的进口区域和整个轴向流道内,尘粒基本上是在气流的夹带及自身惯性的
综合作用下,以非零攻角在碰撞壁面,然后又反弹进入流道内,这样引起的壁面材料磨损是典型的冲蚀磨损。这就让这种功率大、输入风量较可观的高压离心风机有了作用,普通的风机之所以不能够使用在这个领域都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而在离心流道的出口区域内,尘粒在流道内运动了较长的一段距离,大部分和壁面发生过多次碰撞,基本上沿着压力表面滑动或滚动,并对着壁面有一定的压力作用,这样造成的背面材料的磨损属于擦伤式尘粒磨损,尘粒在压力面附近区域的集中更加剧了尘粒磨损的危害程度。
离心风机的工作原理
离心风机是根据动能转换为势能的原理,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将气体加速,然后在风机壳体内减速、改变流向,使动能转换成压力能。那么其工作原理具体是什么呢?
它的主要部件是机壳1、叶轮2、机轴3、吸气口4、排气口5。叶轮在旋转时产生离心力,将空气从叶轮中甩出,汇集在机壳中升高压力,从出风口排出。叶轮中的空气被排出后,形成了负压,抽吸着外界气体向风机内补充。
叶轮上叶片的型式对通风机的性能影响很大,在叶片的端头处旋转的轨迹上向前方做一切线,再从叶片本身的端头处做一切线,两条切线的交角用β表示,
1、β>90°称为后向式叶片,
2、β<90°称为前向式叶片,
3、β接近于90°称为径向式叶片。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