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艾森贝尔(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高压电容器外壳之间的距离高压电容器外壳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0cm;低压电容器外壳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0mm。高压电容器室内,上下层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0.2m;下层电容器底部与地面的距离应不小于0.3m。每台电容器与母线相连的接线应采用单独的软线,不要采用硬母线连接的方式,以免安装或运行过程中对瓷套管产生应力造
进口低压电容器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艾森贝尔(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高压电容器外壳之间的距离
高压电容器外壳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0cm;低压电容器外壳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0mm。高压电容器室内,上下层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0.2m;下层电容器底部与地面的距离应不小于0.3m。每台电容器与母线相连的接线应采用单独的软线,不要采用硬母线连接的方式,以免安装或运行过程中对瓷套管产生应力造成漏油或损坏。安装时,电气回路和接地部分的接触面要良好。因为电容器回路中的任何不良接触,均可能产生高频振荡电弧,造成电容器的工作电场强度和发热损坏。

对低压电容器放电装置的要求
对低压电容器放电装置的要求,GB/T 225852-2008《电力电容器低压功率因数补偿装置》规定:放电器件应保证电容器断电后其上的剩余电压降至50V的时间不大于3min,并且,当任一分组电容器再次投入时,其线路端子上的剩余电压应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当电容器本身装有能满足这一要求的放电器件时,装置可不另设放电器件。对于采用自动投切方式的低压电容器,应根据投切时间设置放电器件的放电时间,以满足上述关于任一分组电容器再次投入时其线路端子上的剩余电压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的规定。

一般来说,在用电量较大的企业场合都会用到电力电容器来进行无功补偿,这个采用电容器进行补偿的的主要目的是可以减少电力系统视在电流,稳定电压,降低线路上的损耗,提高功率因数,让电力设备功率提高,只要功率因数达不到电业局规定被罚款或者是变压器,电动机等自身工作效率达不到预想值,采用电力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是效率的办法。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