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盆底肌受损严重或无法长期坚持训练的患者,在临床上,会采用产后修复器,来刺激盆底肌,达到盆底肌修复的作用。盆底肌原理是由探头或外在电极发出微弱电流,刺激盆底肌肉收缩及神经纤维活动。此方法可用于尿急、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尿频、等,可以改善盆底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
1.如何找到盆底肌?
常见的为手指法和排尿中断法。
手指法:
瑞茜盆底肌康复仪
对于盆底肌受损严重或无法长期坚持训练的患者,在临床上,会采用产后修复器,来刺激盆底肌,达到盆底肌修复的作用。盆底肌原理是由探头或外在电极发出微弱电流,刺激盆底肌肉收缩及神经纤维活动。此方法可用于尿急、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尿频、等,可以改善盆底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
1.如何找到盆底肌?
常见的为手指法和排尿中断法。
手指法:
将手指清洁后插入并按压周围的肌肉,此时你会感受到周围有肌肉在收缩,收缩的肌肉即为盆底肌。
排尿中断法:
顾名思义,排尿时突然中断,你会感觉到盆底肌肉即盆底肌在收缩。
尝试各种方法之后还是找不到盆底肌,不妨在生物刺激反馈仪上感受一下!
产后摸着腰上松松垮垮的赘肉,想起产前紧致的小蛮腰,妈妈们总千方百计地寻找恢复的方法。于是一个名为“腹直肌分离”的名词在妈妈群中走红。
关于产后腹直肌分离,感觉有不少的误解。而网上关于腹直肌分离的介绍,作者往往都是非医学背景出身的,却能对其危害描述得特别夸张,后还附加价值不菲的腹直肌分离训练课程。咨询了康复科专科医生的建议,觉得有必要给产后的妈妈一个正确的引导,让大家正确理解腹直肌分离这个问题。

为什么有些女性产后身材恢复的如此之快,有些女性恢复产后身材已不如前??在孕晚期,增大的会将腹肌拉长,使两条腹直肌从腹白线的位置分开,这种现象被称为腹直肌分离。生完宝宝后,新妈妈松弛的腹部肌肉并不能马上恢复到原有的形态和位置,多余的赘肉在腹部形成突起;另外,腹直肌分离的程度越深,腹部肌肉越弱,对腰背部的承托力就会越小,很多女性产后容易出现腰背痛,甚至连起床都变得十分困难。所以,在开始训练之前行腹直肌分离康复非常重要。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