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伪劣产品销毁具体包含销毁哪些东西?
根据《消费者权益法》《产量法》、《商标法》等相关规定对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三是加强企业自律和社会共治,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生产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伪1造商品的产地,伪1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伪1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
假冒伪劣商品销毁公司
假冒伪劣产品销毁具体包含销毁哪些东西?
根据《消费者权益法》《产量法》、《商标法》等相关规定对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三是加强企业自律和社会共治,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生产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伪1造商品的产地,伪1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伪1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1造检验、检疫结果的;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1法生产、销售的产品;都要求对以上产品进行安全销毁。主要工商、商务、质监、食药等执1法部门对制造侵权商品、伪1造注册商标标识除给予经济和刑1事处罚外,对假冒伪劣产品统一进行安全、环保化销毁。
假冒伪劣产品制定标准
质检总局规定了假冒伪劣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伪1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1牌产品标志、免1检标志等质量标志和许可证标志的;
(2) 伪1造或者使用的虚1假的产地的;
(3) 伪1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的;
(4)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
(5) 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
(6) 失效、变质的;
(7) 存在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的
(8) 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的;
(9) 有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
假冒伪劣产品如何处罚
《消费者权益保护1法》第四十九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所以,从造假贩假的角度看,纠缠于假货本身质量“是否还过得去”“是否还能用”,没有意义。第五十条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共和国产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1法所得、处以违1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1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就是被假冒的产品。伪劣产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伪1造商品的产地,伪1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伪1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假冒伪劣从形式上看,主要是假名1牌产品,假冒大厂产品,以劣充优,以假充真。假冒伪劣从类别上看,主要是家电、烟、酒、服裝、鞋帽、药品、食品、化妆品等居多,囊括了消费者的衣食住行用,并且这些大多是涉及人身安全健康的产品,其潜在的问题令人堪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