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式换热器
一、热管换热器原理:热管是由一根抽除不凝性气体的密封金属管内充以一定量的某种工作液体而成。工作液体在热端吸收热量而沸腾汽化,产生的蒸汽流至冷端冷凝放出潜热,冷凝液回至热端,再次沸腾汽化。如此反复循环,热量不断从热端传至冷端。按照热流体和冷流体的状态,热管换热器可分为:气-气式、气-汽式、气-液式、液-液式、液-气式。③U型管式换热器每根换热管皆弯成U形,两端分别固定
换热器批发
热管式换热器
一、热管换热器原理:热管是由一根抽除不凝性气体的密封金属管内充以一定量的某种工作液体而成。工作液体在热端吸收热量而沸腾汽化,产生的蒸汽流至冷端冷凝放出潜热,冷凝液回至热端,再次沸腾汽化。如此反复循环,热量不断从热端传至冷端。按照热流体和冷流体的状态,热管换热器可分为:气-气式、气-汽式、气-液式、液-液式、液-气式。③U型管式换热器每根换热管皆弯成U形,两端分别固定在同一管板上下两区,借助于管箱内的隔板分成进出口两室。按照热管换热器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整体式、分离式和组合式。
二、热管换热器的优点:1.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工作可靠;2.具有极高的导热性、良好的等温性;3.冷热两侧的传热面积可任意改变、可远距离传热、可控制温度。
三、热管换热器的缺点:1.抗腐蚀、耐高温性能较差。
换热器设计压力和计算压力
设计压力或计算压力的确定应符合以下规定:
(1)换热器上装有超压泄放装置时,应按GB150.1-2011附录B的规定确定设计压力;
(2)换热器各程(压力室)的设计压力应按各自较苛刻的工作工况分别确定;
(3)如换热器存在负压操作,确定元件计算压力时应考虑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较大压力差;
(4)真空侧的设计压力按承受外压考虑;当装有安全控制装置(如真空泄压阀)时,设计压力取1.25倍的大的内外压力差,或0.1MPa两者中的较低值;当无安全控制装置时,取0.1MPa;
(5)对于同时受各程压力作用的元件,且在全寿命期内均能保证不超过设定压差时,才可以按压差设计,否则应分别按各程设计压力确定计算压力,并应考虑可能存在的较苛刻的压力组合;此种换热器完全消除了热应力,结构比浮头式简单,但管程不易清洗。按压差设计时,压差的取值还应考虑在压力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较大压差值,并应在设计文件中明确设计压差,同时应提出在压力试验过程中保证压差的要求。
按传热方式分类:换热器可以分为间壁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复式换热器;按用途分类:其分为加热器、预热器、过热器、蒸发器;按结构可分为:浮头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U形管板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等。
1. 浮头式换热器优点:消除温差应力,可在高温、高压下工作,一般温度小于等于450度,压力小于等于6.4兆帕;换热器管束可以抽出清洗,可用于易结垢的场合或管程容易腐蚀的场合。缺点:结构复杂,小浮头容易发生内漏。金属材料消耗大,成本比普通换热器高20%左右。2. 列管式换热器优点:结构简单、紧凑,造价便宜;缺点:管外不能机械清洗,管壁与壳壁存在较大的温差应力;3. U型管换热器优点:管束可以自由伸缩,管壳之间无热应力,管程为两管程,流程长,换热效果好,承压能力强;管壳式换热器的主要控制参数为加热面积、热水流量、换热量、热媒参数等。管束可以壳体抽出,便于检修清洗,且结构简单,造价便宜;缺点:管内清洗不便,管束中间管子难以更换,管子分布不够紧凑,壳程流体易短路而影响壳程换热,且管子会出现弯曲减薄,所以直管部分需要较厚的管子,限制了它的使用场合,该换热器仅适用于管壳程温差较大,或壳程介质易结垢且管程介质清洁,高温、高压、腐蚀性强的场合。
换热管:
换热管直管段长度推荐采用:1.0m、1.5m、2.0m、2.5m、3.0m、4.5m、6.0m、7.5m、9.0m、12.0m。
换热管可采用定尺或倍尺交货,长度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述规定:
(1)L≤6.0m,偏差为0mm-4mm;
(2)6.0m
(3)9.0m
(4)12.0m
(5)L>15.0m,偏差为0mm-13mm。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