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油加热器化学清洗:
①碱洗和酸洗两步法工艺:排出导热油→蒸汽吹扫滞油→碱性清洗剂→水冲洗→酸洗→钝化→完毕。 原理:碱性水基清洗剂对油质中温积炭处理效果良好,但处理后试件内壁仍残留有致密石墨化高温积炭层,因此须经过进一步的酸洗除去,以避免残留碳层影响导热油质量及传热效果。碱洗、酸洗两步法清洗工艺用于热媒炉及管道积炭,具有清洗率高、清洗温度较低、无1毒、清洗成本低的优点
导热油加热器原理
导热油加热器化学清洗:
①碱洗和酸洗两步法工艺:排出导热油→蒸汽吹扫滞油→碱性清洗剂→水冲洗→酸洗→钝化→完毕。 原理:碱性水基清洗剂对油质中温积炭处理效果良好,但处理后试件内壁仍残留有致密石墨化高温积炭层,因此须经过进一步的酸洗除去,以避免残留碳层影响导热油质量及传热效果。碱洗、酸洗两步法清洗工艺用于热媒炉及管道积炭,具有清洗率高、清洗温度较低、无1毒、清洗成本低的优点。该法虽能清除垢层,但工艺繁多,存在着酸碱腐蚀,缩短机器寿命,会造成二次污染,并且要在导热油炉停车的情况下进行,影响生产。该法虽能清除垢层,但工艺繁多,存在着酸碱腐蚀,缩短机器寿命,会造成二次污染,并且要在导热油炉停车的情况下进行,影响生产。

导热油加热器调试步骤:
六.压力试验:
在整个供热系统全部按标准安装完毕后进行试压,液相热载体炉以1.5倍的工作压力试压,使用试验介质不可以用水,因为水压试验不易将水排净,形成安全运行隐患。试压时气温应大于5℃以上,在试验压力下保持20分钟,在降至工作压力时检查各联结部位有否泄露现象,若有应及时整修完毕后重新做压力试验。1、点火前的准备:⑴、热载体炉内残存水分已放尽吹干,炉内无杂物所有孔类已密闭,使用填料符合热载体介质要求。
七.煮炉:
⑴.煮炉的目的是在有机热载体炉内加入NaOH和Na3Po4.12H2O进行化学处理,采用碱性煮炉,使金属表面形成护膜,保把管内油污、铁锈除去以减少有机热载体的脱水时间。,用磷酸三钠(Na3PO4.12H2O)和氢1氧化钠(NaOH)配制成溶液后加入炉内煮沸1-2天。⑵.药品应溶解成溶液后方可加入炉内,配制和加入药液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导热油加热器操作使用管理:第五条有机热载体必须经过脱水后方可使用。
⑶.用清洗液YDJ配制以0.5-0.7%的氢氧化销加入炉内煮沸1-2天,待炉冷却至70℃以下时从排污阀排出,并用清水冲洗干净。煮炉合格后冲洗干净后再用压缩空气将锅内管道内滞留水分吹干。
⑷.煮炉后应符合下列要求:①盘管、出、回油集管内壁应无油污。下面几种情况可能发生溢油现象:①开车时脱水升温速度过快,由此引起水蒸汽及低沸点挥发物大量冲击膨胀槽造成溢油。②擦去附着物后金属表面应无锈斑。煮炉工作应可在烘炉后期同时进行
保证电加热器可靠运行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4 做好电加热器的定期检修与维护
在机组检修或停备期间,电加热器应断开总电源开关,随之开展相关试验及解体检查工作。机组停机后,应当立即检测电加热器,确保及早发现问题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处理。检测项目包括:每组的三相直流电阻和每相的绝缘电阻并做好记录。如发现绝缘电阻1MΩ,则应将电缆头拆开,单独测量电缆和电热管的绝缘电阻,分清是电缆问题还是电热管问题。如发现三相直流电阻不平衡,也应对电缆及电热管分别测量,确定具体位置及数量。同时做好电加热器抽芯检查工作,清除加热器内部积灰,清扫电热管进行除垢,检查电热管的外观及紧固情况,紧固控制柜内各连接导线,检查、校验温度计及温控器动作是否正常。山东德州北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从事新型热交换器、节能疏水阀、各类暖风机、矿用热风机组、热空气幕、污水余热回收设备、热风式干燥设备及翅片换热管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企业。机组起机前,还应再次对加热器绝缘电阻进行测量,如发现个别组绝缘电阻低,禁止送电投入运行,防止发生电热管或电缆损坏。应提前通入介质,对加热器内部进行燥干,当绝缘电阻合格后方可送电投入运行。

电加热导热油炉设计必须知道的9项要求
7 排烟温度。根据电加热导热油炉内的导热油在运行中的工作温度,电加热导热油炉的排烟温度和导热油温度之间的差1好控制在80~120℃,排烟温度适宜在350~400℃,以使对流受热面不至于过大。为充分利用热能,电加热导热油炉排除的这一些较高的排烟温度的热量应设置余热回收装置将其回收再利用,特别是较大型的电加热导热油炉更应予以考虑和重视。 8 所有与电加热导热油炉内的导热油接触的管道及附件严禁用有色金属和铸铁制造,法兰与阀门应用公称压力2.5MPa(约25kgf/cm2)及以上的铸钢阀门,密封件应采用耐高温、耐油材料。使用联1本混合物型导热油,应用榫槽或凹凸面型法兰连接。机组起机前,还应再次对加热器绝缘电阻进行测量,如发现个别组绝缘电阻低,禁止送电投入运行,防止发生电热管或电缆损坏。 9 电加热导热油炉必须设低位排液阀,并要求其能排净物料,确保不留残液。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