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热:
金属切削时均大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这些热能传散在切屑、刀具、工件上。其中车削、铣削等普通切削方式,热量都是被切削带走。这取决于沉积合金的选择、电镀工艺参数的选择、上砂工艺等,其中上砂工艺决定了复合片的金刚石浓度。而对于磨削来说,由于切削的金属层非常薄,所以大约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九十的热量都传入到工件,这些热量来不及导入工件更深处,所以在局部行程高
生产精磨片谁提供
磨削热:
金属切削时均大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这些热能传散在切屑、刀具、工件上。其中车削、铣削等普通切削方式,热量都是被切削带走。这取决于沉积合金的选择、电镀工艺参数的选择、上砂工艺等,其中上砂工艺决定了复合片的金刚石浓度。而对于磨削来说,由于切削的金属层非常薄,所以大约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九十的热量都传入到工件,这些热量来不及导入工件更深处,所以在局部行程高温,并在表层行程极大的温度梯度。
当这些局部温度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就会在工件表面形成热损,诸如表面氧化、残余应力、裂纹等,也会影响工件尺寸的精度,所以控制磨削热非常关键。
磨削加工发展第二阶段(1840---1900年前后)
这一阶段出现了新特点,即随着工业发展、被加工材料硬度越来越高,原来简单磨料磨具满足不了发展需要,于人们就开始寻求硬度更高物质来做磨料,先后找到了天然刚玉、黄宝石、天然金刚石等材料人们把这些天然材料破碎后和陶土混合后,烧成具有一定形状磨具,以此来进行加工。3)用于釉上彩,釉下彩,青花,粉古才,墙砖、地砖、卫生洁具、陶瓷把手,含硅酸盐制品,硅片等材料的切割和打磨,粒度在60到80之间,锋利,工作时间短,不崩边。
可以说,开始使用硬度较高天然磨料这一时期普遍特点。但所有天然磨料产量都不集中,而数量又有限质量不统一,很难保持稳定这一切局限性和飞速猛进工业越来越不适应。
磨料磨具种类
金刚石用量,每加工百万吨钢铁所用金刚石量来表示这个工业发展水平,美日及主要西方用量均超过了18-20万克拉每百万吨钢,美国世界上金刚石用量大。而我国则2.4万克拉每百万吨钢,这差距显而易见。
六十年代天然金刚石约2500万克拉,数量不很大,这因为金刚石生产成本太大,一般金刚石矿中,须处理6-8吨矿石才能得到一克拉金刚石,有甚至250吨矿石才能得到一克拉金刚石,可见金刚石为什么如此昂贵。据不完全统计,1998~2001年的四年间,我国超硬材料及制操行业的总产量由4亿克拉增加到16。天然金刚石低产量及高成本促使人们走上了发展人造金刚石之路。
我国在六十年代中期开始试制与发展人造金刚石。六十年代世界人造金刚石产量为1000万克拉,今天,人造金刚石产量就已达5000万克拉(约合1万吨),而全世界人造金刚石产量就无法估计了,这些人造金刚石主要用于工业。
人造金刚石及其制品发展大大地促进了特殊用途磨削加工要求,人造金刚石不受资源限制,制造成本从发明那天起就不断下降,品种在逐渐增多,质量在不断提高,这样就极大开辟了人造金刚石磨料使用前景。人造磨具按基本形状和结构特征区分,有砂轮、磨头、油石,砂瓦(以上统称固结磨具)和涂附磨具五类。不仅在固结磨具上,而且普遍地使用在涂附磨具上,如用金刚石砂带,精密仪器上用金刚石砂带等等。
金刚石软磨片主要的磨料就是金刚石,但是需要和复合的材料进行粘合而成的一种柔性较强的加工工具,可以对陶瓷、石材和玻璃等材料进行异型的加工,经过加工之后的石材,在光泽度上可以提升百分之九十以上。
比较适合加工的材料包含有:陶瓷、玻璃、石材和腰眼等,主要是进行抛光和研磨加工,细类可以分成:
1.玻璃和陶瓷的角、边、平面加工;
2.花岗石和大理石等异型的石材内弧、平面、边角和外弧加工;
3.陶瓷的腰线平面加工。金刚石软磨片还具备的程度较高、磨削的力度很强以及抛光的效果较好等优点。
水磨片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金刚石软磨片,因为目前在国内外整个金刚石软磨片的生产和制造的设备上,基本都已经采用半自动化的设备了,因此提升了金刚石软磨片在生产上的成本,以及废品率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