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阶段的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
2)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荷载增加情况确定。
3)施工过程中若暂时,在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1次,期间可每隔2月~3月观测1次。
2 建筑运营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率大小确定。除有特殊要求外,可在年观测3次~4次,第二年观测2次~3次,第三年后
建筑物变形观测服务
建筑施工阶段的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
2)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荷载增加情况确定。
3)施工过程中若暂时,在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1次,期间可每隔2月~3月观测1次。
2 建筑运营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率大小确定。除有特殊要求外,可在年观测3次~4次,第二年观测2次~3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1次,至沉降达到稳定状态或满足观测要求为止。3 观测过程中,若发现大规模沉降、严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等,或出现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应提高观测频率,并应实施安全预案。
公司有检测仪器设备300余(台)套,按时校准/鉴定满足检测需要。公司检验检测业务覆盖房屋建筑工程,铁路、交通工程,石油化工工程,工矿工程,地铁工程,市政工程,水利、电力工程,港口及航运工程,隧道及桥梁工程等多个行业领域。主要检测业务有主体结构工程检测、地基基础检测、电气(含防雷接地)检测、钢结构检测、建筑幕墙检测、建筑物沉降和变形观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检测、建筑智能化检测、建筑节能检测。欢迎您来电咨询!

基坑类别、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等是确定监测频率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一般在基坑开挖期间,地基土处于卸荷阶段,支护体系处于逐渐加荷状态,应适当加密监测;当基坑开挖完后一段时间、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当出现异常现象和数据,或临近报警状态时,应提高监测频率甚至连续监测。
我公司主要检测业务有主体结构工程检测、地基基础检测、电气(含防雷接地)检测、钢结构检测、建筑幕墙检测、建筑物沉降和变形观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检测、建筑智能化检测、建筑节能检测。欢迎来电咨询!

沉降观测点应布设在能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的点位,一般布设在建筑物的四角、在转角及沿外墙每10-15米处;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不同地质条件、不同荷载分布、不同基础类型、不同基础埋深、不同上部结构、沉降缝和建筑物裂缝处的两侧;建筑物宽度大于或等于15米,或宽度小于15米但地质条件复杂的建筑物的内纵墙处,以及框架、框剪、框筒、筒中筒结构体系的楼、电梯井和中心筒处;筏基、箱基的四角和中部位置处;多层砌体房屋纵墙间距6-10米横墙对应墙端处;框架结构可能产生较大不均匀沉降的相邻柱基处;高层建筑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对应尽端处。各种构筑物沿四周或基础轴线的对称位置上布点,数量不少于4个测点。观测基准点应设在基坑工程影响范围以外,一般不小于30-50米且数量不应少于两个。
公司主要检测业务有主体结构工程检测、地基基础检测、电气(含防雷接地)检测、钢结构检测、建筑幕墙检测、建筑物沉降和变形观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检测、建筑智能化检测、建筑节能检测。欢迎来电咨询!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