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维护保养要求
一、防护区安全维护要求
为了防止灭火剂对停留在防护区的人员产生危害,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
1、防护区内应设火灾声报警器,必要时,防护区的入口处应设光报警器,其报警时间不宜少于灭火过程所需的时间,并应能以手动方式解除警报;
2、防护区入口处应设灭火系统防护标志,防护标志应标
消防安全检测价格
消防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维护保养要求
一、防护区安全维护要求
为了防止灭火剂对停留在防护区的人员产生危害,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
1、防护区内应设火灾声报警器,必要时,防护区的入口处应设光报警器,其报警时间不宜少于灭火过程所需的时间,并应能以手动方式解除警报;
2、防护区入口处应设灭火系统防护标志,防护标志应标明灭火剂释放对人的危害,遇到火灾应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以及其他注意事项。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
3、防护区入口处应设灭火剂喷放指示灯,提示人们不要误入防护区;
4、防护区应有能在30s内使该区域人员疏散完毕的走道与出口,在疏散走道与出口处,应设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5、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且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均能从防护区打开。
6、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
7、设有气体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应配备的空气呼吸器。
8、有人工作的防护区,其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不应大于安全浓度。
二、防护区设置体积要求
1、防护区宜采用单个封闭空间,同一区内的吊顶层地板下和室内空间应合为一个防护区;
2、IG541、热气熔胶采用预制灭火时,一个防护区面积不宜大于500m2,容积不宜大于1600m3;
3、IG541、采用管网灭火时,一个防护区面积不宜大于500m2,容积不宜大于1600m3;
4、二氧化碳没有具体要求。
三、防护区围护结构要求
1、围护结构、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0.5h,吊顶不宜0.25;
2、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1200Pa;
3、防护区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且位于防护区尽高的2/3以上。
4、防护区温度不-10度。

旅游出行 安信消防为您普及逃生技能
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火灾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的惨剧,且火灾中多数人员是因不懂疏散逃生知识,选择了错误逃生方法或者错过逃生时机而造成的。节假日期间,出入公共场所必不可少,消防为您普及公众聚集场所逃生自救的消防知识。
一、遇险沉着应付
多数人在遇到火灾等突发性事件的时候,总是杂乱无章,不知所措,这是致命的弱点,保持冷静的头脑对防止惨剧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的火灾中,有些人盲目逃生,如跳楼、惊慌失措,找不到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等,失去逃生时机。
二、注意观察公共场所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利用其自救逃生
进入公众聚集场所时,应首先有意识的观察和熟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发生火灾时,不要惊慌失措,应及时向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方向逃生;疏散时要服从工作人员的疏导和指挥,分流疏散,避免争先恐后,朝一个出口拥挤,堵塞出口。
三、不要乘坐电梯逃生
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火灾时,不要乘坐电梯。这是因为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发生后随时会断电或因热的作用电梯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同时,由于电梯井犹如贯通的烟囱般直通各楼层,有毒的烟雾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
四、在逃生过程中要防止吸入过多烟雾窒息公众聚集场火灾发生后会产生大量烟雾。在逃生过程中应用水浇湿毛巾或用衣服捂住口鼻,同时弯腰或匍匐前进,以减小烟气的伤害。匍匐爬行是避免烟气伤害的科学的逃生方法。火灾中如果站着走,走不了多远便会窒息。
五、被卷入人海时,采取一些保护自身的措施
在被卷入慌乱人群中时,应用双手抱头,两肘朝外,尽快松开衣扣,确保呼吸畅通和心脏不受挤压,用肩和背部承受外部的压力;注意避免使自己的身体靠在墙上或被挤到墙壁、栅栏旁边,要尽快走近通道:如果被挤倒、人群从身上踩过,应双手抱着后脑勺,两肘支地,胸部稍离地面,以免窒息。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3、防护区入口处应设灭火剂喷放指示灯,提示人们不要误入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