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板工艺流程
曝光
1. 设备/工具:曝光机、10倍镜、21Step曝光尺、手动粘尘机;
2. 曝光机,通过黑菲林或黄菲林对位拍板后曝光,将其上的图案转移到板面上;
3. 影响曝光的主要因素:曝光能量(一般用21Step曝光尺测量)、抽真空度;
4. 易产生的缺陷:开路(曝光不良)、短路(曝光垃圾)、崩孔。
昆山
线路板裁切机厂家
线路板工艺流程
曝光
1. 设备/工具:曝光机、10倍镜、21Step曝光尺、手动粘尘机;
2. 曝光机,通过黑菲林或黄菲林对位拍板后曝光,将其上的图案转移到板面上;
3. 影响曝光的主要因素:曝光能量(一般用21Step曝光尺测量)、抽真空度;
4. 易产生的缺陷:开路(曝光不良)、短路(曝光垃圾)、崩孔。
昆山新菊铁设备有限公司为KIKUKAWA在设立的事务所,全权负责全系列产品的销售与售后服务,时刻恭候着您的垂询!
发展前景
优势
劳动力成本优势,制造业向的转移
由于亚洲各国在劳动力资源、市场、投资及政策方面的优惠措施,吸引美国及欧洲的制造业向亚洲,特别是转移。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大量的电子产品及设备制造商将工厂设立在大陆,并由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多层线路板是电子信息技术向高速度、多功能、大容量、小体积、薄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的产物。印刷电路板作为基础的电子元件,市场的配套需求增长强劲,行业前景看好。
種名:マスク加工用マシニングセンタ MCF27/48型 [特許]
用途:携帯电话等ウィンドウマスクの切り抜加工
特長:1枚のシートに印刷された複数のマスクを切り取るマシニングセンタ。5軸制御により5枚同時に切り取り可能。シート上に印刷されたアイマークをCCDカメラで検出して切り出し位置の補正を行い加工不良率削減。
发展简史
在印制电路板出现之前,电子元件之间的互连都是依靠电线直接连接而组成完整的线路。在当代,电路面板只是作为有效的实验工具而存在,而印刷电路板在电子工业中已经成了占据了jue对统治的地位。
20世纪初,人们为了简化电子机器的制作,减少电子零件间的配线,降低制作成本等优点,于是开始钻研以印刷的方式取代配线的方法。三十年间,不断有工程师提出在绝缘的基板上加以金属导体作配线。操作规范1.取拿钻咀,搬运上落生产板时需戴手套,以免污染钻咀及线路板。而成功的是1925年,美国的Charles Ducas 在绝缘的基板上印刷出线路图案,再以电镀的方式,成功建立导体作配线。
直至1936年,奥地利人保罗·爱斯勒(Paul Eisler)在英国发表了箔膜技术,他在一个收音机装置内采用了印刷电路板;而在日本,宫本喜之助以喷附配线法“メタリコン法吹着配线方法(特许119384号)”成功申请专利。而两者中Paul Eisler 的方法与现今的印制电路板为相似,这类做法称为减去法,是把不需要的金属除去;而Charles Ducas、宫本喜之助的做法是只加上所需的配线,称为加成法。虽然如此,但因为当时的电子零件发热量大,两者的基板也难以配合使用,以致未有正式的实用作,不过也使印刷电路技术更进一步。预置的裁切数据库能够在保证的裁切效果的同时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