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迪卡尔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光学显微镜是以可见光为光源观测物体的光学显微镜是以可见光为光源观测物体的,因此分辨率只能达到约200nm,而电子显微镜一般是用电子束扫描或透射的,电子束的波长随着能量(电压)加大而缩短,当电压为50~100kv时,波长约为0.0053~0.0037nm之间。
电子显微镜不是通过人眼直接观察看到的物体的,更贴切的说应该是
河北材料显微镜批发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迪卡尔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光学显微镜是以可见光为光源观测物体的
光学显微镜是以可见光为光源观测物体的,因此分辨率只能达到约200nm,而电子显微镜一般是用电子束扫描或透射的,电子束的波长随着能量(电压)加大而缩短,当电压为50~100kv时,波长约为0.0053~0.0037nm之间。
电子显微镜不是通过人眼直接观察看到的物体的,更贴切的说应该是靠“摸”,电子束或者X射线、伽马射线轰击到被检测物体上,把“摸”到的信号记录下来或收集起来,这种信号有透射物体时“感受到”的物体形态,或发射到物体上被激发出的次级电子辐射形态,通过电脑分析成像用显示屏显示出来。

人类科技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偶然和机遇,显微镜的出现也是如此
人类科技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偶然和机遇,人类历伟大的发明之一——显微镜的出现也是如此。眼睛,是我们的感觉。我们所获得的信息,有八成是来自视觉。如果形容什么东西珍贵,总是说“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珍惜它。
显微镜的演化史,先有放大镜才有了显微镜,清晰的看微观生物世界
爱护眼睛,青少年朋友首先要做到,在看书学习的时候,要把书本、纸张放在距离眼睛25厘米的地方。这个距离称为“明视距离”。老师、家长要求的“25厘米距离”是怎么来的?原来,我们的眼睛,能分辨离眼睛25厘米处相距0.1毫米(100000纳米)的两个点。在这种情况下,睛来说,它们所成的视角大约是1’,所成的像恰好能落在的两个感光细胞上。两个点的距离如果小于0.1毫米,它们在上的像,就都落到一个感光细胞上,我们的视觉感受到的就只是一个点。显然,设法把这个视角放大,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小的东西。

物镜按照无限远象距进行设计而不是象常规物镜
物镜按照无限远象距进行设计而不是象常规物镜那样按照有限象距进行设计,这种光学系统称为无限远色差和象差校正的光学系统或简称无限远光学系统。使用这种光学系统时,当入射光从试样表面反射再次进入物镜后,并不收敛而是保持为平行光束,直到通过镜筒透镜后才收敛并形成中间象,即一次放大实象,然后才供目镜再次放大。
平场消色差物镜
现今新型显微镜已经普遍使用平场消色差物镜,甚至还可以配置更的平场复消色差物镜。老式物镜初次放大实象的直径只有18mm~20mm,而平场消色差物镜则规定高度校正的初次放大平面象的直径为28mm,即象场面积增大了一倍,并使象场弯曲得到了很好的校正。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