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松度
另外一个关键性参数就是蓬松度了。提到它不知道细心的你们是不是会注意到一些羽绒服的袖子上会有这样的数字指标。其实这就是蓬松度。
比如这件羽绒服的袖口标了800
它是指每一盎司(30克)羽绒所占体积立方英寸的数值,是衡量羽绒的厚度或蓬松程度的单位。基本上代表了羽绒服保暖的“质”,和羽绒的隔热能力息息相关。所以一件羽绒服保不保暖与蓬松度关系很大。
中老男士羽绒服
蓬松度
另外一个关键性参数就是蓬松度了。提到它不知道细心的你们是不是会注意到一些羽绒服的袖子上会有这样的数字指标。其实这就是蓬松度。
比如这件羽绒服的袖口标了800
它是指每一盎司(30克)羽绒所占体积立方英寸的数值,是衡量羽绒的厚度或蓬松程度的单位。基本上代表了羽绒服保暖的“质”,和羽绒的隔热能力息息相关。所以一件羽绒服保不保暖与蓬松度关系很大。
不难知道,在同样的前提下,一件羽绒服的蓬松度越高,羽绒所包含的隔热空气就越多,所以隔热性能就会越好,也就自然更加保暖了。 而且如果想要达到相同的保暖效果,蓬松度高的羽绒服往往可以更加的轻,不过这样可能你会显得很臃肿。
当然款式选的对,会搭,你可能是这种时髦的肿。
可是一般情况下活儿姐猜你可能只是这样纯粹的肿。
市面上羽绒服的蓬松度一般分为550,600,700,800和900(价格上当然也是越高越贵啦)
在同样重量的情况下,不同蓬松度的羽绒带给你的感觉也是很不一样的。
羽绒服的诞生就是出于原始和本能的人类生存需求。
比较被广泛接受的一种说法是,1936年,美国人Eddie Bauer发明了件名为“Skyliner”的羽绒服。
令他萌明羽绒服念头的,却是一段颇为惊险的经历,他在1935年冬季中旬与朋友进行外出之旅时,险些因为体温过低而丧生。
劫后余生,他决定发明一件极度保暖的衣物。他将羽绒包裹在绗缝之间,并于1940年申请了专利,也就是我们现在也常常穿着的“面包块”。
因其的保暖性,受到了当时美军士兵的喜爱,也奠定了羽绒服实用主义至上的基调。
冬天穿什么衣服保暖呢?除了妈妈喊你穿上的秋衣秋裤之外,肯定就是羽绒服排了~
好的羽绒服暖和起来一件扛10件大衣,所以毫不夸张的说,真的是人手一件的过冬神器!
不过一件羽绒服也是价格不菲了,穿坏了真的很心疼!!为了延长它的穿着寿命,我们平时的保养就很重要了!
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知道羽绒服不能机洗,但其实!在这里告诉大家,羽绒服不仅不能机洗!也不能干洗!
蓬松度480+入门
人体本身温度是恒定的,冬天外部气温远体温,身体会向周围散热,于是便感觉冷。
羽绒服就是靠羽绒阻止散热,来实现的保暖性能。蓬松的绒毛可以储存很多静止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会把温度牢牢地锁在身体里。
认真分析这个原理你就会发现,直接决定羽绒服保暖性能好坏的,是储存空气多少。
“蓬松度”是衡量羽绒储存空气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绒所占体积立方英寸的数值;比如说,一盎司的羽绒所占的空间为400立方英寸,则称该羽绒的蓬松度为400。
蓬松度不同的羽绒差别能有多大呢,给大家看一个对比,这两杯羽绒重量差不多,“体积”却几乎差了一半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