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灌带灼伤的成因
盛夏时节,由于太阳直射,光照能力强,非常容易对滴灌带造成损伤,特别是采用膜下滴灌技术中的滴灌带。水汽会在薄膜内侧凝结成水珠,在阳光照射下,水珠会起到聚焦作用,此时,如果焦点刚好在滴灌带上,产生的高温会很容易使滴灌带熔融而产生局部熔穿(即通常称之为“太阳灼伤”)现象。滴灌设备投资较高,一般多在保护地中或经济价值较高的需中耕的蔬菜上应用。其特征为:灼伤部分集中在滴灌带上
草坪灌溉管材厂家
一、滴灌带灼伤的成因
盛夏时节,由于太阳直射,光照能力强,非常容易对滴灌带造成损伤,特别是采用膜下滴灌技术中的滴灌带。水汽会在薄膜内侧凝结成水珠,在阳光照射下,水珠会起到聚焦作用,此时,如果焦点刚好在滴灌带上,产生的高温会很容易使滴灌带熔融而产生局部熔穿(即通常称之为“太阳灼伤”)现象。滴灌设备投资较高,一般多在保护地中或经济价值较高的需中耕的蔬菜上应用。其特征为:灼伤部分集中在滴灌带上面部分,其周围有熔融唇边。因此,形成滴灌带熔穿破洞的条件是:膜下滴灌系统中地膜内侧有较多、较大的水珠,地膜与滴灌带有一定间距,土壤环境湿度较大等。
二、如何预防滴灌带灼伤
根据滴灌带灼伤原因有针对性的破坏其成因条件就有有效的预防问题的出现,具体如下:
1、使用膜下滴灌地膜或彩色地膜阻隔阳光的穿透性。
2、在铺设滴灌带的同时压紧压实地膜,使地膜尽量贴近滴灌带,地膜和滴灌带之间不要产生空间。避免阳光通过水滴形成的聚焦。
3、在农作物进行播种前要将土地整平,以减少土地的多坑多洼现象。从而防止土块杂石杂草托起地膜,造成水汽在地膜下积水形成透镜效应,灼伤滴灌带。
4、铺设滴灌带时,可将滴灌带进行潜埋,避免叫焦点灼伤。
三、滴灌带灼伤的补救方法
1、对滴灌带已经形成灼伤部位,可截断后使用直通连接。较为严重的部分,可用新滴灌带替换。
2、对于较轻的灼伤部位可用塑料薄膜缠绕打结。


喷灌是利用机械和动力设备把水加压,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
的水滴,均匀地洒落在地面的一种灌溉方式。喷灌对土地的平整性要求不高,可以应用在山地
果园等地形复杂的土地上。采用喷灌施肥的优点:
一般可节约用水20%以上,针对渗透快、保水差的沙土,可节水60%—70%;有利于保持原有土壤的疏松状态;调节果园小气候,提高果品产量、质量。喷灌施肥的主要特点:
可能会增加某些果树病害的机会;一般当风速达到3-5米/秒以上时,喷灌很不均匀,水量损失大。
实施效果省肥节水、省工省力、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增产
一、水肥均衡
传统的浇水和追肥方式,作物饿几天再撑几天,不能均匀地'吃喝'。而采用科学的灌溉方式,可以根据作物需水需肥规律随时供给,保证作物'吃得舒服,喝得痛快'!
二、省工省时
传统的沟灌、施肥费工费时,非常麻烦。而使用滴灌,只需打开阀门,合上电闸,几乎不用工。
三、节水省肥
水肥一体化,直接把作物所需要的肥料随水均匀的输送到植株的根部,作物'细酌慢饮',大幅度地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可减少50%的肥料用量,水量也只有沟灌的30%-40%。
四、减轻病害
大棚内作物很多病害是土传病害,随流水传播。如辣椒疫病、番茄枯萎病等,采用滴灌可以直接有效的控制土传病害的发生。滴灌能降低棚内的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
五、控温调湿
冬季使用滴灌能控制浇水量,降低湿度,提高地温。传统沟灌会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差,作物根系处于缺氧状态,造成沤根现象,而使用滴灌则避免了因浇水过大而引起的作物沤根、黄叶等问题。


过去采用人工持花洒浇水的方式,仅1200平米日光温室和2000平米大棚,就需要14个工人。只要蕉园需要用水,就可以随时随地启动抽水机进行加压喷灌,设备的维修和搬迁也易掌握,是一项易于使用的大众化技术。现在,装上微喷头之后,在原基础上又增加4800平米大棚,9个工人即可管理,节约人工36%,节水35%以上,而且提高了种苗的,充分得到客户的认可。过去采用人工持花洒浇水的方式,仅1200平米日光温室和2000平米大棚,就需要14个工人。现在,装上微喷头之后,在原基础上又增加4800平米大棚,9个工人即可管理,节约人工36%,节水35%以上,而且提高了种苗的,充分得到客户的认可。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