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要点
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检查沟槽的围护工作,要求围护到位,特别是有路人行走的地段,更要加强安全围护,防止有人员不慎跌入沟槽内。
查看样洞开挖情况,检查样洞深度大于电缆敷设深度。
开挖路面时,巡视检查堆土高度符合要求,与沟边保持一定距离,堆土不会回落到沟槽里。
样沟开挖图
沟槽开挖图
1.2直埋电缆敷设
工艺标准
直埋于地下的
阳江超高压电缆的结构
监理要点
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检查沟槽的围护工作,要求围护到位,特别是有路人行走的地段,更要加强安全围护,防止有人员不慎跌入沟槽内。
查看样洞开挖情况,检查样洞深度大于电缆敷设深度。
开挖路面时,巡视检查堆土高度符合要求,与沟边保持一定距离,堆土不会回落到沟槽里。
样沟开挖图
沟槽开挖图

1.2直埋电缆敷设
工艺标准
直埋于地下的电缆上下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并加盖两层电缆保护板,第二层保护板必要时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加以保护,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然后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加以保护。也可把电缆放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槽盒内后填满砂或细土,然后盖上槽盒盖。测量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可以监视其受腐蚀变化情况,测量电阻比可以消除温度对直流电阻测量的影响。为识别电缆走向,宜沿电缆敷设路径设置电缆标识。
电缆穿越城市交通道路和铁路路轨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电缆排列整齐,弯度一致,电缆同路径顺行敷设时电缆在转弯处不应出现交叉。
电缆在敷设过程中无机械损伤。直埋电缆接头盒外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保护盒(环氧树脂接头盒除外)。
电缆穿波纹管敷设时,应沿波纹管顶全长加盖保护板或浇筑厚度不大于100mm的素混凝土,宽度不应小于管外两侧各50mm
3.4电缆隧道通风设施
(1) 隧道内环境应满足电缆运行及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电缆运行适宜环境温度在40℃以下。
(2)风机及其附件应能在280℃的环境条件下连续工作不少于30min。
设计要点
根据隧道环境情况和隧道内电缆发热情况说明隧道通风方式。
施工要点
(1)风机设置温度自动控制,温度超过40℃时启动风机,35℃时关闭风机,每天排风时间不少于30min。另外在隧道入口处设置风机手动控制箱。
(2)风机与火灾报警控制器设置联动,发生火灾时,风机联动关闭;火灾扑灭后,手动启动风机进行排烟。
(1)隧道施工时的通风,应设专人管理。保证每人每分钟得到l.5~3m的新鲜空气。
(2)无论通风机运转与否,严禁人员在风管的进出口附近停留,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任何人不得靠近通风软管行走和在软管旁停留,不得将任何物品堆放在通风管或管口上。
(3)在进入隧道前,必须对隧道内进行检查。检查施工单位有毒、有害气体检查记录,掌握测量数据。必须要有有限空间作业专职监护人。
(4)通讯必须保持畅通。
通风设施图
3.5电缆隧道照明
(1) 隧道照明电压宜采用直流24V,如采用交流220V电压时,应有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

铅套的蕞小厚度应不小于其标称厚度的95%-0.1mm。 e. 波纹铝套的蕞小厚度应不小于其标称厚度的85%-0.1mm。
f. 金属套表面应有电缆沥青(或热熔胶)防腐涂层,并应符合GB2952和CSBTS/TC 213-01的规定。 5.6 防水层
a.径向防水层宜选用金属套,视情况也可选用综合防水层。

b.有纵向阻水要求时,金属套内可绕包半导电吸水膨胀带或采用吸水膨胀粉等措施并参照CSBTS/TC 213-01的规定。 5.7 外护层
应采用耐热性能较优的绝缘型聚(PVC-S2)、聚乙烯(PE-S7)护套料。外护层材料的性能应符合CSBTS/TC 213-01中表9和10的规定。
220千伏高压电缆耐压试验
问题问得有点糊,220千伏高压电缆有纸绝缘电力电缆和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对于220千伏纸绝缘电力电缆可以采取交流耐压试验,也可以采用直流那样试验,对外护套采用直流耐压试验。
220千伏交联绝缘电缆耐压试验应采用交流耐压试验,避免对主绝缘作直流电压试验,因为此项试验既无效又有危险。另一方面,对外护套推荐采用直流电压试验。
CTT-400电缆试验终端
优点: -完善的体系,确保每个产品出厂之质量
-根据电缆尺寸度身定作应力锥保证长期运行可靠性
-根据电缆尺寸度身定作硅橡胶密封圈保证可靠的油封
-可提供螺栓式出线杆以方便高空施工
-填充绝缘油, 节省施工时间
-完备的工具选择, 保证安装效率 -比瓷套式重量轻
-运输中不易被损坏
-抗震性和防爆性好
-在多发地区使用安全
-抗闪烙性好
-抗紫外线性好
技术规范:
系统(Um) (kV): 123 145 170
爬电比距(mm/kV): 20 – 40
闪烙距离 (mm): 1200 1330 1630
大约重量(kg) approx.(包括绝缘油): 78 88 96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