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1.注意该机的技术参数,尤其是环境条件必须符合要求。2.该机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3.安装和故障检查必须由人员进行。4.安装之前,先检查各部件是否,以及资料是否完整。5.系统必须可靠接地。6.该机的安全指示必须被严格遵守。7.通电之前,必须仔细检查安装、连接是否正确。8.机器运行时,请勿把手伸到运动部件处,以免夹伤手指。9.严禁在未停机时进行机械拆装,在
双面贴标机供应
注意事项:1.注意该机的技术参数,尤其是环境条件必须符合要求。2.该机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3.安装和故障检查必须由人员进行。4.安装之前,先检查各部件是否,以及资料是否完整。5.系统必须可靠接地。6.该机的安全指示必须被严格遵守。7.通电之前,必须仔细检查安装、连接是否正确。8.机器运行时,请勿把手伸到运动部件处,以免夹伤手指。9.严禁在未停机时进行机械拆装,在拆开控制箱及传动部件时,必须关掉电源。4调节标签电眼灵敏度,使标签逐张通过时,电眼上的红绿发光管可靠地交替闪烁。10.请勿把易于燃物质放在机器.上,以免发生事故。11.操作者使用本机时必须确保该机所有运动及带电等部位不会引起事故或人身伤害等危险!
在世界范围内,包装机械的发展历史比较短,科学技术发达的欧美各国大体上是在20世纪初起步,直到50年代才加大发展步伐。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战结束前,在医类药、食品、火柴、日用化工等工业部门]实现了包装作业的机械化;50年代,包装机广泛采用人普通电开关和电子管为主要元件的控制系统,实现了初级自动化;60年代,包装机中采用机电光液气综合技术明显增多,机种进一步扩大,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的自动包装线;当时几个贴标机生产厂家只能生产贴二标(颈、身标)的贴标机,由于国产设备在功能、性能、外观和贴标质量方面与进口设备相比差距太悬殊,这个时期进口贴标机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绝大部分厂家还是选择进口贴标机。70 年代,将微电子技术引入自动包装机和包装线,实现了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包装生产过程;从80至90年代初开始,在某些包装领域里将微机、机器人更多的应用于供送、检测、管理等方面,准备向柔性自动包装线和“无人化”自动包装车间过渡。
对于高速运行的包装机,特别是一些机型,大多是测绘、仿国外的同类机型,进行国产化设计和系列化设计。其主要的原因是:(1)大多数设计人员还没有真正掌握的设计方法,如高速包装机械的动力学设计理论和方法等,对高速工况下机构的动态精度分析等问题还不能模拟解决;(2)产、 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理论上的科研成果不能及时地在实际设计中运用,设计人员缺乏及时的技术培训;这些产品可完成平面粘贴,包装物的单面或多面粘贴,柱面粘贴,局部覆盖或全覆盖圆筒粘贴,凹陷及边角部位粘贴等等。(3)整个行业缺乏宏观调控的力度,优势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配置与调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