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鸭生态网床圈养技术
在蛋鸭生态网床圈养技术中,鸭场的结构由栏舍、运动场、人工水池、牧草消纳地组成,其中栏舍、运动场均由网床组成,蛋鸭在网床上自由运动、自由采食,在水池中自由游泳。
网床底下鸭粪被直接收集利用或者加工为有机商品肥利用,人工水池排放水通过沉淀池沉淀后,上清液可直接通过牧草消纳地解决。该技术形成了生物安全屏障,减少了人畜共患病,
南召鸭苗价格行情
蛋鸭生态网床圈养技术
在蛋鸭生态网床圈养技术中,鸭场的结构由栏舍、运动场、人工水池、牧草消纳地组成,其中栏舍、运动场均由网床组成,蛋鸭在网床上自由运动、自由采食,在水池中自由游泳。
网床底下鸭粪被直接收集利用或者加工为有机商品肥利用,人工水池排放水通过沉淀池沉淀后,上清液可直接通过牧草消纳地解决。该技术形成了生物安全屏障,减少了人畜共患病,保障了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减少了鸭场的疫病,提高了蛋鸭养殖卫生水平和蛋鸭成活率。该技术省工节料,运行低碳。
2 调查对象
随机选择4 个规模推广场。4 个蛋鸭场存栏合计2.86 万羽,应用时间4 个月至24 个月,平均有11个月。
蛋鸭夜间管理
一、保持场地安静。产蛋鸭反应灵敏,胆小易惊。鸭子受惊互相拱撞、大声鸣叫、飞扑,尤其晚上如遇惊吓,翌日易产出破壳蛋或软壳蛋。鸭子受惊后,轻者产蛋率下降5%,重者达30%,有的甚至连续三四天产软壳蛋。因此,夜间要谨防兽害,避免鸭群受惊。
二、人工补充光照。光照可促进鸭的新陈代谢,增进食欲,光线刺激腺体能促进母鸭素和排卵的分泌,加快的发育和排卵,增加产蛋量。产蛋鸭的正常光照每日需16小时左右。因自然光照不足,必须在夜间人工补充光照,使自然光照和人工补充光照的时间达到16小时。其具体做法是:每平方米鸭舍用4瓦~5瓦灯泡安装在离地面1.8米~2米处,每天早晚要定时开关电灯,补充光照的时间要恒定,不能时长时短、时早时晚。
开水开食
鸭苗在喂食前首先要喂温开水,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和葡萄糖,或者饮用1%的高溶液,这样可以对鸭苗肠胃起到消毒左右,促进肠胃蠕动,加快新陈代谢,增加食欲,促使胎粪排出,为以后生长发育大小良好基础。喂食时要注意把干湿和种类不同的饲料搭配着喂,对于鸭苗注意喂食湿料,干料吃下去不利消化,会造成它的肠胃不适。鸭苗的肠胃浇水,消化速度较慢,所以喂食采取少吃多餐的原则,一般每隔三小时喂食一次,每次饲喂量占鸭苗体重十分之一即可,随着鸭苗的生长喂食次数减少,喂食量增加。
饲养密度
鸭苗的饲养密度一定要注意,一般一周龄以内的鸭苗每平方米饲养30-35只为宜,15日龄的鸭苗每平方米饲养25只为宜,20日龄后的鸭苗减少为每平方米15只,一月龄后每平方米只要饲养10只即可。也可以根据季节变化进行调整,冬季低温可以稍微密度加大一些,夏季高温应该再减少一些。
如何分辨鸭苗的性别
1.雏鸭期 公雏和母雏在出雏时就存在着一些差异。一般来说,雄雏体格较大,喙长宽,身较长,头较大,颈较长,站立的姿势较直;雌雏的体格较小,喙短而窄,身体形圆,腹部稍向下,站立的姿势稍斜。
2.育成期和成鸭期 随着日龄的增长,公、母鸭外形的差异日渐显着,雄鸭的雄相日益突出,至成鸭期已非常明显,表现在体型较大,喙长而钝,颈粗长;胸深而宽,背宽而长,腹部平整,胫较长,有额头的品种鸭,额头则明显大于母鸭的额头。相对公鸭而言,母鸭的体型较为轻秀,身长而圆,颈细长,前躯较浅窄,后躯深而宽(产蛋期腹部下垂尤为明显),臀部宽广,腿结实,距离宽。
鸣声鉴别
雄鸭的鸣声高、尖、清晰、宏亮;雌鸭的鸣声低、粗较为沉浊。
动作鉴别
至成鸭期公母鸭在动作行为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可通过动作来判断雌雄,一般来说,群鸭中,头鸭多为公鸭,并表现出凶悍,威猛,能起到看家护院的作用。在群体饲养时,个别公鸭可能出现独霸某一只或几只母鸭的现象,或不让其它公鸭进入其领地的行为,相比较而言,母鸭则比较温顺、驯服。
羽色鉴别
有的品种鸭可根据羽色来鉴别,如莱茵鸭,雏鸭在出壳时,背部羽色为浅灰色的,是雄雏,背部羽色为深灰色的,是雌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