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抛光法和喷丸法的区别
1、机械处理法:
主要包括钢丝刷辊拉丝法,机械抛光法、喷丸法。
a、钢丝刷辊抛光法也就是刷辊在电机的带动下,刷辊以与轧件运动相反的方向在板带的上下表面高速旋转刷去氧化皮。刷掉的氧化皮采用封闭循环冷却水冲洗系统冲掉。
b、 机械抛光是靠切削、材料表面塑性变形去掉被抛光后的凸部而得到平滑面的抛光方法,一般使用油石条、羊毛轮、
天津模具制造
机械抛光法和喷丸法的区别
1、机械处理法:
主要包括钢丝刷辊拉丝法,机械抛光法、喷丸法。
a、钢丝刷辊抛光法也就是刷辊在电机的带动下,刷辊以与轧件运动相反的方向在板带的上下表面高速旋转刷去氧化皮。刷掉的氧化皮采用封闭循环冷却水冲洗系统冲掉。
b、 机械抛光是靠切削、材料表面塑性变形去掉被抛光后的凸部而得到平滑面的抛光方法,一般使用油石条、羊毛轮、砂纸等,以手工操作为主,特殊零件如回转体表面,可使用转台等辅助工具,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可采用超精研抛的方法。超精研抛是采用的磨具,在含有磨料的研抛液中,紧压在工件被加工表面上,作高速旋转运动。利用该技术可以达到Ra0.008μm的表面粗糙度。
c、喷丸分为抛丸和喷砂:
用钢丸或砂粒进行表面处理,打击力大,清理效果明显。但抛丸对薄板工件的处理,容易使工件变形,且钢丸打击到工件表面(无论抛丸或喷丸)使金属基材产生变形,由于Fe304和FE203没有塑性,破碎后剥离,而油膜与其材一同变形,所以对带有油污的工件,抛丸、喷砂无法清除油污。在现有的工件表面处理方法中,清理效果的还数喷砂清理。喷砂适用于工件表面要求较高的清理。喷砂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矽尘无法清除,严重影响操作工人的健康并污染环境。
压铸有以下几个优点:
1、非常高的尺寸性,在铸件部件中小公差是可能的;
2、需要更低的机械公差和更少的加工;
3、可生产空心柱状铸件,例如轴承体、窄钻孔铸件和在铸件上刻字的铸件;
4、生产率高,生产时间短;
5、压铸中模具在压强为15~120MPa的条件下填充。在凝固过程中压力一直起作用。压力在铸造机器中产生,并且通过活塞应用于熔体中,而活塞浆熔融金属注入到模具中。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生产出壁厚少于1mm、具有锋利边缘的铸件。较高的铸造压力导致了较高的金属流动粘度(10~150m/a)和较短的填充时间(150~20ms)。这也意味着当逐渐与模具表面接触时,尽管冷却速度很快,但是在模具没有完全填满之前是不会凝固的。真因为这个原因,的模具填充是非常重要的。在模具表面起作用的高压也会产生压力,使两个半模具分开,而这个力与相应的“紧锁力”相反。这些力给模具很大的负载,不像再冷铸中那样,需要使用热工作钢和小盒及带有稳定夹架的固态模具。与机器有关联的水压单元安装了一个高压蓄水池,并且控制机器需要广泛的自动化。所有的这些都加倍了机械和工具的成本。生产的高尺寸性和表面性质,和高产量共同使这个工艺更加经济,尤其是对于长周期的工艺。这些也是为和压铸比其他铸造工艺更广泛用于铝合金的原因。所有模具部件的负载增大了铸件的压力,因此砂芯使用时不能超过特定的温度(比低压压铸中的温度高)。金属核心必须拔出以便允许铸件能从模具中取出,他在实践中是不能用做凹槽的,这也限制了压铸件的设计。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可以找到合适的方法弥补这个缺陷。
铝合金压铸件生产时的注意事项:
1、壁厚,厚度的差距过大会给添补带来影响;
2、脱模,这比注塑脱模难多了,是以拔模斜度的设置和脱模力要分外留意,平日拔模斜度为1~3度,斟酌到脱模的顺利性,外拔模要比内拔模的斜度要小些,外拔模也就1度,而内拔模要2~3度;
3、模具,假如有多个方位的抽心位,即便放两端,不要放在下位抽心,下抽心会出裂纹;
4、有些铝合金压铸件会有其余规定,如喷油、喷粉等,这时候就要避开便于设置浇口溢流槽;
5、在布局上防止繁杂的模具布,不能用多个抽心或螺旋抽心等;
6、停止外面加工,需要在整机计划时给留加工量,不能太多,否则会把里面的气孔都露出去去的,也不能太少,否则粗精定位一加工,黑皮还没掉,模具上就该打火花了。留量不要大于0.8mm,加工进去的面根本看不到气孔,是因为有硬质层的保护;
7、再有便是留意选料了,用ADC12照样A380等,要看详细的规定;
8、铝合金压铸件没有弹性,要做扣位只要和塑料一样;
9、平日不做深孔,在开模具时只做点孔,然后再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