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绩效评级指标表格
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指标,主要包括能源类型、装备水平、污染治理技术、排放限值、无组织管控要求、监测监控水平、环境管理水平、运输方式、运输管控要求等。各省辖市、济源区也可根据本地工业污染特征、相关行业治理水平、管理能力等具体情况,自行制定其他行业的绩效分级指标,实施差异化减排措施。
《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
绩效评级指标表格
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绩效评级指标表格
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指标,主要包括能源类型、装备水平、污染治理技术、排放限值、无组织管控要求、监测监控水平、环境管理水平、运输方式、运输管控要求等。各省辖市、济源区也可根据本地工业污染特征、相关行业治理水平、管理能力等具体情况,自行制定其他行业的绩效分级指标,实施差异化减排措施。
《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0 年修订版)》绩效分级范围具体包括:长流程联合钢铁、短流程钢铁、铁合金、焦化、石灰窑、铸造、氧化铝、电解铝、炭素、铜冶炼、铅锌冶炼、钼冶炼、再生铜铝铅锌、有色金属压延、水泥、砖瓦窑、陶瓷、耐火材料、玻璃、岩矿棉、玻璃钢(纤维增强塑料制品)、防水建筑材料制造、炼油与石油化工、炭黑制造、煤制氮肥、制药、制造、涂料制造、油墨制造、纤维素醚、包装印刷、人造板制造、塑料人造革与合成革制造、橡胶制品制造、制鞋、家具制造、汽车整车制造、工程机械整机制造、工业涂装等 39 个行业。
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指标绩效评级指标表格
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突出重点。优先对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影响突出的行业实施绩效分级。对新兴产业、战略性产业以及保障民生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减排措施,尽量避免对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
(2)目标导向。规范和加强重点行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分级,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实施精准科学管控。评为 级企业、性企业和符合绩效性指标企业,可自主采取减排措施;B 级及以下企业和非性企业,实施差异化管控。
(3)从严评级。企业绩效评级时,需满足该级别指标中规定的各项要求,有一项未满足的,降级评定;企业涉及跨行业、跨工序时,可分行业或工序分别评定,并执行相应应急减排措施,但企业总体绩效以所含行业或工序中绩效评级较差为准。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核定结果实施动态更新。
(4)依法依规。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工作坚持实事求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以真实的绩效水平和数据为依据,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开展,参与绩效评级企业应为合法合规企业。
(5)鼓励。加强重点行业企业参与绩效分级的帮扶指导,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参与绩效分级,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对被评为级企业、性企业和符合绩效性指标企业,纳入河南省监管正面清单,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减少现场检查的频次。
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指南绩效评级指标表格
为更好地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既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又地减少对企业生产的干扰,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于6月底印发了《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
《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的主要内容:
一是完善了绩效分级指标,扩展了行业范围。将实施绩效分级的行业从15个扩展到39个。针对不同行业的不同生产工艺,确定不同分级指标。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环保水平高的企业可不采取或少采取停限产等措施,环保水平低的企业则需加大减排措施力度。
二是充分考虑民生保障等现实需要,采取必要的豁免措施。对于保障民生、保障城市正常运转或涉及战略性产业的工业企业和重大工程项目,可在严格流程认定的前提下列入豁免,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可正常生产经营。同时,对小微涉气工业企业,视情减少管控;对影响空气质量小的生活服务业,原则上不予采取停限产措施。
三是进一步规范管理,配套相关指导性政策。作为《技术指南》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配套出台了《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移动源应急管理技术指南》和《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移动源管理要求,指导地方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规范绩效分级管理流程,严格遵守廉政纪律,保障绩效分级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