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氮化是将工件放入一个密封空间内,通入氨气,加热到500-580℃保温几个小时到几十个小时。金属表面热处理加工碳氮共渗温度较低时表面易形成脆性的高氮低碳化合物ε相,温度升高时可获得含氮渗碳体。氨气在400℃以上将发生如下分解反应:2NH3—→3H2+2N,从而炉内就有大量活性氮原子,活性氮原子[N]被钢表面吸收,并向内部扩散,从而形成了氮化层。
模具热处理是保证模具性能的重要
压铸模具热处理加工
气体氮化是将工件放入一个密封空间内,通入氨气,加热到500-580℃保温几个小时到几十个小时。金属表面热处理加工碳氮共渗温度较低时表面易形成脆性的高氮低碳化合物ε相,温度升高时可获得含氮渗碳体。氨气在400℃以上将发生如下分解反应:2NH3—→3H2+2N,从而炉内就有大量活性氮原子,活性氮原子[N]被钢表面吸收,并向内部扩散,从而形成了氮化层。
模具热处理是保证模具性能的重要工艺过程。它对模具的如下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模具的制造精度:组织转变不均匀、不及热处理形成的残余应力过大造成模具在热处理后的加工、装配和模具使用过程中的变形,从而降低模具的精度,甚至报废。
模具的强度:热处理工艺制定不当、热处理操作不规范或热处理设备状态不完好,造成被处理模具强度(硬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热处理是将金属或合金在固态下于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一定的速度冷却下来的一种综合工艺。
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有时只有加热和冷却两个过程。这些过程互相衔接,不可间断。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