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柱是HPLC系统非常关键的一部分,随着色谱技术的发展,它也不断地更新换代,长度变得越来越短,填料颗粒也越来越细。现在常用的色谱柱长度在30~250 mm,颗粒直径在1.6~5μm。随着固定相的发展,有可能在充分保持生化物质活性的条件下完成其分离。颗粒类型主要有全多孔和表面多孔,全多孔填料具有更大的柱容量、更多键合相选择的优点,表面多孔具有反压低、峰形好的优点。的基质是硅胶。以前填料纯化技术不是
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
色谱柱是HPLC系统非常关键的一部分,随着色谱技术的发展,它也不断地更新换代,长度变得越来越短,填料颗粒也越来越细。现在常用的色谱柱长度在30~250 mm,颗粒直径在1.6~5μm。随着固定相的发展,有可能在充分保持生化物质活性的条件下完成其分离。颗粒类型主要有全多孔和表面多孔,全多孔填料具有更大的柱容量、更多键合相选择的优点,表面多孔具有反压低、峰形好的优点。的基质是硅胶。以前填料纯化技术不是很成熟,十八烷基键合到硅胶表面不是很完全,硅胶上总是少量的硅羟基在外面。这样就造成样品在进行色谱分离的时候,会吸附或者键合在这部分硅羟基上,导致色谱峰拖尾。使用三乙胺作为封尾剂,与硅羟基吸附,可以使峰型改善,这个三乙胺曾经一度成为分析界的宝贝和。现在,制造填料的技术日趋成熟,人们已经掌握了把这部分剩余未键合硅胶也进行键合钝化的技术,这个技术就叫作封尾。

液相色谱仪是属于易学难用的仪器,特别讲究“正确使用”和经验。液相工作者接触多的是流动相,流动相也是造成液相色谱各种问题的主要源头。液相色谱常见的故障一是堵,二是漏。下面就这两分别展开讨论(流动相以甲1醇为例,色谱柱以C18为例) 。
为何会堵
“堵”的表现现象就是柱压异常升高,直接原因就是流路不畅。堵塞的主要位置就是在色谱柱的前端,主要原因就是流动相里有杂质,杂质的主要来源就是细菌。
液相色谱仪所用基本概念是保留值、塔板数、塔板高度、分离度、选择性等与气相色谱一致。液相色谱所用基本理论:塔板理论与速率方程也与气相色谱基本一致,但由于在气相色谱中以液体代替气相色谱中气体作为流动相,而液体和气体的性质不相同。吸附色谱是利用吸附剂对被分离物质的吸附能力不同,用溶剂或气体洗脱,以使组分分离。液相色谱所用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条件也与气相色谱不同,所以,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有一定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操作条件及应用范围不同: 对于气相色谱,是加温操作。仅能分析在操作温度下能汽化而不分解的物质,对高沸点化合物、非挥发性物质、热不稳定化合物、离子型化合物及高聚物的分离、分析较为困难,致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据统计只有大约20%的机物能用气相色谱分析。 而液相色谱是常温操作,不受样品挥发度和热稳定性的限制,它非常适合相对分子量较大,难汽化,不易挥发或对热敏感的物质、离子型化合物和高聚物的分离分析,大约占有机物的70%~80%。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