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成分复杂目前我国能源的基本格局为“富煤、少油、有气”,以至于能源工业更大程度地依赖煤化工,因此在我国工业发展中煤化工占很大比例。当前国内煤化工领域应用的气化工艺为SHELL、GSP、WHG、HT-L等几种加压粉煤气化技术,在带来洁净能源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尤其是生产过程排出废水对环境的恶劣影响。
煤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成分复杂,属难生化
电厂含煤废水处理设备生产厂家
煤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成分复杂
目前我国能源的基本格局为“富煤、少油、有气”,以至于能源工业更大程度地依赖煤化工,因此在我国工业发展中煤化工占很大比例。当前国内煤化工领域应用的气化工艺为SHELL、GSP、WHG、HT-L等几种加压粉煤气化技术,在带来洁净能源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尤其是生产过程排出废水对环境的恶劣影响。
煤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成分复杂,属难生化降解的高浓度工业废水。单纯依靠物化法和生化法的结合处理很难达排放标准,以至煤化工废水的排放处理问题一直是国内废水处理领域的一大难题。
煤化工综合废水成分复杂,按污染物性质可分为有机废水和含盐废水
废水来源及组成特点
煤化工综合废水主要是生产废水、生活废水、清净下水和雨水等:
其中生产废水占大部分,主要来源于煤气化、合成车间;
清净下水主要来自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外排废水和脱盐水站的浓盐水。
煤化工综合废水成分复杂,按污染物性质可分为有机废水和含盐废水。
化工厂综合废水中生产废水占60%以上,所以废水组成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废水的组成,而生产废水的组成主要取决于煤气化工艺和煤种的选择。国内主要煤气化工艺中SHELL、GSP、WHG和HT-L等煤气化工艺由于气化温度高,所以原料煤转化,产生的废水组成简单,不含或只含少量大分子有机物,但污染物质的含量远远高于排放或回用标准。采用粉煤加压气化技术产生的废水典型组成见表1。
煤化工综合废水偏碱性,色度大,COD含量高,有大量的固体悬浮物、氨氮和溶解性盐类物质,含少量油类和酚类。
生化处理是有机废水处理的核心部分
生化处理是有机废水处理的核心部分,根据废水污染物组成特点及现场场地情况可选择A/O、A2O、MBR、SBR和氧化沟等生化处理技术的组合,但要求工艺必须具有硝化和反硝化能力,必要时可外加碳源来提高氨氮类物质的去除率。多种多样的生化处理技术是在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前人对生化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在某些化工废水处理项目中也得到了应用。污水经过组合的生化工艺处理后,氨氮及COD指标均有显著下降,如表2-1所示。
煤化工废水经过物化预处理和生化处理后,再进行常规混凝沉淀即可达到排放标准;若使水回用,还需进行深度处理和除盐处理。深度处理目的是进一步降低污水中氨氮和有机物的含量,当前应用较多的是适合处理轻污染废水的曝气生物滤池工艺(BAF)。至此,煤化工污水中的氨氮和COD含量已基本满足回用水标准要求,但溶解性盐类含量仍较高,需进行进一步脱盐处理。

污水处理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在2000年为332亿立方米,2014年为446亿立方米,十几年以来年均增长率约2%,城市污水排放量增长较为平缓,并未因城市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而有太大变化。而城市污水处理率在过去十年进步巨大,污水处理量由2000年的114亿立方米增加到了2014年的402亿立方米,污水处理率也相应由2000年的34.25%大幅提高到了2014年的90.18%。
根据“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十三五”期间,城市、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5%和85%。推进七大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加大黑臭水体整治力度,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