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锚支护常见事故的原因分析
地表水的破坏作用
喷锚支护结构不阻碍主体施工,能发挥边坡土体的自立能力,卸载后坡面土体能继续排水、固结,可进一步提高土体与喷网组成挡墙的稳固性;喷网、上下排水设施、降水井构成了对边坡土体的防水保护;嵌人坡体的土钉(锚杆)能对挡墙产生锚拉力,形成“外支撑”。
依据边坡的自立和锚固要求,在抗剪强度高的老粘土地域中使用喷锚支护应该为理想,但很多事
挂网喷锚支护厂家
喷锚支护常见事故的原因分析
地表水的破坏作用
喷锚支护结构不阻碍主体施工,能发挥边坡土体的自立能力,卸载后坡面土体能继续排水、固结,可进一步提高土体与喷网组成挡墙的稳固性;喷网、上下排水设施、降水井构成了对边坡土体的防水保护;嵌人坡体的土钉(锚杆)能对挡墙产生锚拉力,形成“外支撑”。
依据边坡的自立和锚固要求,在抗剪强度高的老粘土地域中使用喷锚支护应该为理想,但很多事故却发生在此地域,其共同特点是伴有“强降雨” 和 “地下管道、箱涵漏水”,可见地表水对边坡的自稳能力有强烈的破坏作用。
首先,喷网对外起防水作用,若内侧有水源(下水道漏水、坡顶未良好封闭),也会阻碍水的排出,形成出水量小于进水量的状态,随着土体含水量的增加,抗剪强度会明显下降,坡顶未封闭时,雨水渗入使土体软化,终引发边坡的失稳(图左)。
其次,老粘土的裂隙易发育性使管道、箱涵的漏水常顺着土中的缝隙流出,强降雨使水压和流速猛增,缝隙被冲刷成滑移面,与渗水共同作用形成滑坡;如果渗水不充分,可能出现“上稳下垮”的破坏形式,只在边坡下部“撕”开口子
其三,老粘土具有超固结特点和湿胀干缩潜势,渗水不仅破坏土的固结特性,产生的膨胀力也足以克服支护的锚固力,使喷网被“挤”破,边坡丧失自立能力,锚固力失效。
喷锚支护暗挖隧道内加固支护技术
今天芜湖华源降水工程有限公司为大家分享一下
喷锚支护暗挖隧道内加固支护技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主要材料:
(1)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早强混凝土,其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选用具有碱活性集料。可根据工程需要掺用外加剂,速凝剂应根据水泥品种、水胶比等。
(2)钢筋网材料宜采用Q235钢,钢筋直径宜为6~12mm,网格尺寸宜采用150~300mm,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钢筋网应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连接牢固。
(3)钢拱架宜选用钢筋、型钢、钢轨等制成,采用钢筋加工而成格栅拱架的主筋直径不宜小于18mm。
2、喷射混凝土前准备工作
(1)喷射混凝土前,应检查开挖断面尺寸,清除开挖面、拱脚或墙脚处的土块等杂物,设置控制层厚度的标志。对基面有滴水、淌水、集中出水点的情况,采用埋管等方法进行引导疏干。
(2)应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喷射量等条件选择喷射方式,宜采用分层湿喷方式;分层喷射厚度宜为50~100mm。
(3)钢拱架应在开挖或喷射混凝土后及时架设;超前锚杆、小导管支护宜与钢拱架、钢筋网配合使用,长度宜为3.0~3.5m,并应大于循环进尺的2倍。
(4)超前锚杆、小导管支护是沿开挖轮廊线,以一定的外插角,向开挖面前方安装锚杆、导管、形成对前方围岩的预加固。
3、喷射混凝土
(1)喷射混凝土应紧跟开挖工作面,应分段、分片、分层,由下而上顺序进行,当岩面有较大凹洼时,应先填平。分层喷射时,一次喷射厚度可根据喷射部位和设计厚度确定。
(2)钢拱架应与喷射混凝土形成一体,钢拱架与围岩间隙必须用喷射混凝土充填密实,钢拱架应全部被喷射混凝土覆盖,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
(3)临时仰拱应根据围岩情况及量测数据确定设置区段,可采用型钢或格栅结合喷混凝土修筑。
4、隧道内锚杆注浆加固
锚杆施工应保证孔位的精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钻孔不宜平行于岩层岩面,宜沿隧道周边径向钻孔。锚杆必须安装垫板,垫板应与喷混凝土面密贴。
喷锚支护的注意事项
喷锚支护技术在人们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喷锚支护
指的是借高压喷射水泥混凝土和打入岩层中的金属锚杆的联合作用加固岩层,分为临时性支护结构和永jiu性支护结构。 喷混凝土可以作为洞室围岩的初期支护,也可以作为永jiu性支护。喷锚支护是使锚杆、混凝土喷层和围岩形成共同作用的体系,防止岩体松动、分离。把一定厚度的围岩转变成自承拱,有效地稳定围岩。当岩体比较破碎时,还可以利用丝网拉挡锚杆之间的小岩块,增强混凝土喷层,辅助喷锚支护。今天华源小编就给 大家讲解一下喷锚支护施工时的注意事项:
(1)卡头的大小要适合钢丝绳的粗细,U形环的内侧净距,要比钢丝绳直径大1~3mm,净距太大不易卡紧绳子。
(2)使用时,要把U形螺栓拧紧,直到钢丝绳被压扁1/3左右为止。由于钢丝绳在受力后产生变形,绳卡在钢丝绳受力后要进行第二次拧紧,以保证接头的牢靠。
如需检查钢丝绳在受力后,绳卡是否滑动,可采取附加一安全绳卡来进行。安全绳卡安装在距蕞后一个绳卡约500mm左右,将绳头放出一段安全弯后再与主绳夹紧,这样如卡子有滑动现象,安全弯将会被拉直,便于随时发现和及时加固。
(3)绳卡之间的排列间距一般为钢丝绳直径的6~8倍左右,绳卡要一顺排列,应将U 形环部分卡在绳头的一面,压板放在主绳的一面。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