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以后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吴普本草》载:“茎华小,方如茬(即白苏),有毛,根赤,四月华紫,三月五月采根,阴干。10月将幼黄移植于大田,密度以每亩8000~10000株为宜。”《本草图经》称:“二月生苗,高一尺许,茎干方棱,青色。叶生相对,如薄荷而有毛,三月开花,红紫色,似苏花。根赤,大如指,长亦尺余,一苗数根。”《本草纲目》曰:“处处山中有
丹参种植
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以后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吴普本草》载:“茎华小,方如茬(即白苏),有毛,根赤,四月华紫,三月五月采根,阴干。10月将幼黄移植于大田,密度以每亩8000~10000株为宜。”《本草图经》称:“二月生苗,高一尺许,茎干方棱,青色。叶生相对,如薄荷而有毛,三月开花,红紫色,似苏花。根赤,大如指,长亦尺余,一苗数根。”《本草纲目》曰:“处处山中有之,一枝五叶,叶如野苏而尖,青色,皱皮。小花成穗如蛾形,中有细子,其根皮丹而肉紫。
中药材的繁殖方法通常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种子繁殖(又叫有性繁殖);一类是利用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1官进行繁殖(又叫营养繁殖、无性繁殖)。
如菊花、丹参 、玄1参、地黄、半1夏、天南1星 、金银花 、太子参 、芍药、麦冬 、贝母、山药、百合、玉竹 等药材,在生产中多采用无性繁殖。
在进行此类药材生产时,种苗的真假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主要应注意种苗的大小是否有烂苗,是否带有我国规定检疫的有害生物问题。掌握各类药材的繁殖方式很重要。

一、资源和需求量决定种植效益
中药材市场、制药、出口等成大幅上升事态,几十个中药材品种需求量以万吨计算,我国第三季度中药材出口2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0%左右。随着资源的消耗,药材需求必然转到科学家种上来科学种田的当今时代带动中药材产业逐步做强做大。
二、粮棉油价格升高,生产资料涨价,势必带来中药材合理回价,其他经济种植业,如绿化苗木更是一路顺风,这已经给药农带来了喜悦和效益。
三、人工费和物价拉升,无疑对中药材市场市价产生拉动作用,这是必然这是合理的,以今年新疆红花采摘为例,每个早晨每个工人只能采一公斤左右,工时费比往年高出几倍,花钱雇工使药农苦不堪言。防治方法:在害虫幼龄期喷90%800倍液或50%磷胺乳油1500倍液,每7天喷1次。雇工难,价格高,使红花的成本价一下推到了70元上下,市场价格升到百元大关。
四、环保绿色观念日益增强,中药治病治本推动了中药材产业商机,大步走向世界。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