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先将骨料、水泥、水和外加剂均按重量计量。骨料的计量允许偏差应小于±3%,水泥、水和外加剂计量允许偏差应小于±2%。由于陶粒预行水闷处理,因此搅拌前根据抽测陶粒的含水率,调整配合比的用水量。
铺设、振捣或滚压:浇筑陶粒混凝土垫层其厚度不得小于60mm,强度等级应不小于C10。
在已清理干净的基层上洒水湿润。
铺已搅拌好
混凝土陶粒批发价格
搅拌:先将骨料、水泥、水和外加剂均按重量计量。骨料的计量允许偏差应小于±3%,水泥、水和外加剂计量允许偏差应小于±2%。由于陶粒预行水闷处理,因此搅拌前根据抽测陶粒的含水率,调整配合比的用水量。

铺设、振捣或滚压:浇筑陶粒混凝土垫层其厚度不得小于60mm,强度等级应不小于C10。
在已清理干净的基层上洒水湿润。
铺已搅拌好的陶粒混凝土,用铁锹将混凝土铺在基层上,以已做好的找平墩为标准将灰铺平,比找平堆高出3mm,然后用平板振捣器振实找平。如厚度较薄时,可随铺随用铁锹和木拍板拍压密实,并随即用大杠找平,用木抹子搓平或用铁滚滚压密实,全部操作过程要在2h内完成。
浇筑陶粒混凝土垫层时尽量不留或少留施工缝,如必须留施工缝时,应用木方或木板挡好断槎处,施工缝留在门口与走道之间,或留在有实墙的轴线中间,接槎时应在施工缝处涂刷水泥浆(W/C为0.4~0.5)结合层,再继续浇筑。浇筑后应进行洒水养护。强度达1.2MPa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操作。
冬期施工时,陶粒上洒水不得受冻,应有足够的保温材料覆盖。室内操作温度要在+5℃以上。
陶粒好坏区别的基本方法:

1、外观:大小颗粒均匀、规则圆润、色泽一致;
2、手感:光滑、无粉尘、入水不发粘、无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做底砂和滤材的陶粒区别只在于尺寸上:
滤材的底砂颗粒要求大些,形状可以不规则,因为过滤要求有间隙和增大接触面积;
底砂的陶粒因为美观要求,则外观要求好些;
再就是过滤用底砂按功能需求有好多材质的,做底砂的陶粒一般是粘土烧制的。
陶粒混凝土的特点与优势

以粘土、亚粘土等为主原料,经加工制粒、烧胀而成的,其粒径在5mm以上的轻粗骨料称为粘土陶粒;粒径小于5mm的轻细骨料称为粘土陶砂。
陶粒混凝土具有以下特点及优势:
1.陶粒混凝土重量轻,比普通砼轻2/3―1/5,由于自重轻,可减少基础荷载,因而可使整个建筑物自重减轻;
2.陶粒混凝土保温性能好,热损失小。陶粒砼导热系数一般为0.2——0.7KCAL/M.0C.N,比普通砼低一半以上,因此可减薄墙体厚度,相应地增加居住面积,在等同墙厚条件下,可大大改善房间保温隔热性能。
3.陶粒混凝土抗渗性好。陶粒表面比碎石粗糙,具有一定吸水能力,所以陶粒与水泥砂奖之间的粘结能力较强,因而陶粒砼具有较高的抗渗能力和耐久性。
4.陶粒混凝土耐火性好。防火试验结果表明年,它的耐火极限温度可达3小时以上。而普通砼的耐火极限温度一般为1.5——2小时。
5.轻骨料混凝土具有施工适应性强的特点,它不仅可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用途和承载能力,配制出不同容重和强度的混凝土材料(根据其用于保温隔热的结构或承重结构而变),而且施工简便,适应于各种施工方法进行工业化生产,它不仅可采用予制工艺制作各种类型的构件(如板、块、梁、柱等)且可采用现浇机械化施工。
可分为煅烧型和非煅烧型工艺两大类。煅烧型又可分为烧结型及烧胀型两种。前者主要是粉煤灰陶粒,烧出的陶粒容重偏大。要生产轻质、超轻陶粒,一般都采用后者,其生产工艺一般包括:原料预处理、配料、成型、预烧、焙烧、冷却、筛分等。在焙烧过程中,坯料在高温作用下软化而具有一定的粘度,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流动变形。与此同时,坯料中有气体产生并形成一定的内气压,使得具有一定粘度的软化坯体发生膨胀,形成多孔结构的陶粒。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