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磷酸的抗病机理
亚磷酸盐的抗病作用是一种后天获得的系统性抗病(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SAR),又称为诱导性系统性抗病(Inducing SystemicResistance, ISR),属广义性生物防治的一种。+3价P触发植物细胞内的分子反应, 通过植物自身的系统和防御机制来发挥其抑菌作用。+3价P通过抑制孢子的形成来改变真菌
亚磷酸钾产品介绍
亚磷酸的抗病机理
亚磷酸盐的抗病作用是一种后天获得的系统性抗病(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SAR),又称为诱导性系统性抗病(Inducing SystemicResistance, ISR),属广义性生物防治的一种。+3价P触发植物细胞内的分子反应, 通过植物自身的系统和防御机制来发挥其抑菌作用。+3价P通过抑制孢子的形成来改变真菌壁并抑制其进一步增殖,这样控制疾病和其进一步传播。因此, 亚分子具有双重作用机制。在植物中, 亚诱导的抗病菌是由于分子水平上真菌引起的反应。亚磷酸钾也通过周围的植物细胞而使病原体壁脱落, 称为过敏反应, 有点像森林大火周围的火线。这是普遍观察到的泛黄和发展的坏死组织周围的患病地区。但该植物进一步反应, 释放植保素, 提醒叶绿体工厂的其余部分开始生产其他化合物, 增加植物抵抗或其他病菌对植物的攻击。这些反应称为后天获得的系统性抗病和诱导性系统性抗病。其中,亚磷酸钾的功能性钾也通过保持植物细胞的肿胀和诱导生长来提供一定程度的疾病保护。亚磷酸钾使用后,可被植物叶片、根系吸收,运送至植株体内,发挥其直接杀菌功能,同时启动抗病防御系统,待病原菌人侵植株时,刺激植株产生植物防御素从而产生抗病能力。
亚磷酸钾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肥料,是新型液体叶面肥配方的重要成分。
亚磷酸钾对疫病菌、霜霉菌和病等真菌病害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并能诱导作物对病原真菌和病毒产生持续的。在马铃薯种植中,施用亚磷酸钾后,具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
亚磷酸盐是高度流动的分子, 可以很容易地被植物的叶子和根吸收, 并在整个植物体内移动。
所以,亚磷酸可以通过叶面喷洒和灌溉施肥使用,通过木质部和韧皮部被移动和吸收。
在小麦、柑橘等作物上,近些年也有不少研究,但是并不成熟。亚磷酸钾与杀菌剂混用,也可以起到增效的作用,单独施用亚磷酸钾与杀菌剂具有同样的防治效果,小剂量亚磷酸钾加半剂量杀菌剂与全剂量杀菌剂效果相当,叶面喷施亚磷酸钾对块茎晚疫病的防治效果与直接施用杀菌剂相当。从亚磷酸钾的作用机理可以看出,它大多数时候其实是作为一种生物刺激素在发挥作用。+3价P通过抑制孢子的形成来改变真菌壁并抑制其进一步增殖,这样控制疾病和进其一步传播。
连续使用可以植物的防御反应,增加作物体内的葡聚糖酶、几丁质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以及植保素等防御反应成分,使作物对病原菌产生持续,从而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
可在作物木质部和韧皮部进行双渠道运输,促进其他营养元素成分达到佳协同,加快营养运输和吸收,肥效约是普通肥料的3-6倍。
亚磷酸钾产品介绍使用方法
滴灌1-3升/亩;冲施每亩3-5升(好根部淋湿)
叶面喷施:稀释800-1500倍,叶面均匀喷雾,间隔7-10天,连续2-3次。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