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VDC各种状态下的输出电压分析
YD/T 2378—2011《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要求,系统应采用铅酸蓄电池组、并且应具有电池管理能力。现代滤波用模拟电子电路对模拟信号进行滤波,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电路的频率特性实现对信号中频率成分的选择。铅酸蓄电池的特性决定了电池组的电压范围,而是否在IT设备的承受范围内是可用性研究的关键因素。现以国内某电池为
可程控直流电源价格
HVDC各种状态下的输出电压分析
YD/T 2378—2011《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要求,系统应采用铅酸蓄电池组、并且应具有电池管理能力。现代滤波用模拟电子电路对模拟信号进行滤波,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电路的频率特性实现对信号中频率成分的选择。铅酸蓄电池的特性决定了电池组的电压范围,而是否在IT设备的承受范围内是可用性研究的关键因素。现以国内某电池为例,分析各种状态下的输出电压。
1)浮充状态。选择稳压管D1时,主要考虑其稳定电压与T1发射结电压之和要等于输出电压。YD/T 2378—2011《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要求,240V高压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范围是204~288V,全程允许压降为12V,即IT设备的电压承受范围是192~288V。常态下,该240V蓄电池组的浮充电压为270V,满足IT设备的电压要求。
2)放电状态。当遭遇长时间停电而又无后备手段时,蓄电池组放电的终止(保护)电压为222V,高于IT设备工作电压下限(204V)的要求。当然,现代通信局(站)应(都)具有后备电源和接续的能力。
3)均充状态。该240V蓄电池组的均充电压为282V,IT设备工作电压上限(288V)的要求。
由以上的参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240V高压直流供电系统各种状态下的输出电压均可满足IT设备的工作需要,且有一定的安全裕度。
变压器各绕组耦合优化对多路输出的直流稳压电源
变压器各绕组耦合优化
对多路输出的直流稳压电源,其输出阻抗直接决定了输出电压的变化,输出阻抗与各输出绕组间的漏感成正比,而初、次级绕组的耦合程度对输出阻抗也有很大影响,所以设计多路输出高频变压器要使各输出绕组间紧密耦合,且输出电流变化范围大的绕组(主输出绕组) 与初级绕组要耦合的,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交叉调整率
钳位电路的设计
漏感会导致变压器电压的尖峰,对于反激变换器,该尖峰会直接引起辅助输出轻载时输出电压的攀升。如果能保持嵌位电压的大小略高于次级反射电压,则多路输出反激式开关直流稳压电源的交叉调整率能得到极大的改进。

噪音来源于PCB设计/电路振荡/磁元件
噪音来源于PCB设计/电路振荡/磁元件三方面:
1)电路振荡,电源输出有很大的低频稳波。多是电路稳定余度不够引起。检查电路稳定度电路稳定度需要根据实际电路的要求来确定,如果稳定度不够,可以适当增加R1和UI,还可以选择动态电阻r比较小的稳压管。理论上可以用系统控制理论中的频域法/时域法或劳斯判据做理论分析。现在;可以用计算机方法方便的验证电路稳定性,以避免自激振荡发生,有多款软件可以用。对于已经做好的电路,可以增加输出滤波电容或电感/改变信号反馈位置/增加PI调节的积分电容/减少开环放大倍数等方法改善。
2)PCB设计
A)主要是EMI噪音引起,射频噪音调整PI调节器,使输出误差信号中包含扰动。主要查看高频电容是否离开关元件太远,是否有大的C形环绕布线等等...
B)控制电路的PCB线至少有两点以上和功率电路共用。并具有判断功能,当监测到电池电压异常时,逆变模块自动断开输出,待电池电压恢复正常后自动恢复逆变输出。PCB覆铜线并非理想导体,它总是可以等效成电感或电阻体,当功率电流流过了和控制回路共用的PCB线,在PCB上产生电压降落,控制电路各节点分散在不同位置时,功率电流引起的电压降对控制网络家入了扰动,使电路发出噪音。这显现多发生在功率地线上,注意单点接地可以改善。
3)磁元件
磁材有磁至应变的特点,漆包线也会在泄露磁场中受到电动力的左右,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局部会发生泛音或1/N频率的共振。改变开关频率和磁元件浸漆可以改善。
这是我平时的一点小经验,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