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中含有的也能在脲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和碳酸,尿素在土壤中转化受土壤PH值、温度和水分的影响,在土壤呈中性反应,水分适当时土壤温度越高,转化越快;当土壤温度10℃时尿素完全转化成铵态氮需7-10天,当20℃需4-5天,当30℃需2-3天即可。尿素水解后生成铵态氮,表施会引起氨的挥发,尤其是碱性或碱性土壤上更为严重,因此在施用尿素时应深施覆土,水田要深施到还原层。[1]粒状尿
工业一级尿素
尿素中含有的也能在脲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和碳酸,尿素在土壤中转化受土壤PH值、温度和水分的影响,在土壤呈中性反应,水分适当时土壤温度越高,转化越快;当土壤温度10℃时尿素完全转化成铵态氮需7-10天,当20℃需4-5天,当30℃需2-3天即可。尿素水解后生成铵态氮,表施会引起氨的挥发,尤其是碱性或碱性土壤上更为严重,因此在施用尿素时应深施覆土,水田要深施到还原层。[1]粒状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
为了克服苹果地大小年,遇小年时,于花后5-6周(苹果花芽分化的临界期,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叶片含氮量呈下降趋势)叶面喷施0.5%尿素水溶液,连喷2次,可以提高叶片含氮量,加快新梢生长抑制花芽分化,使大年的花量适宜。桃树的花器对尿素较为敏感但嘎面反应较迟钝,因此,国外用尿素对桃和油桃进行了疏花疏果试验,结果表明,桃和油桃的疏花疏果,需要较大浓度(7.4%)才能显示出良好效果,适合浓度为8%-12%,喷后1—2周内,即能达到疏花疏果的目的。尿素,又称碳酰胺(carbamide),是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白色晶体。但是,在不同的土地条件下,不同时期及不同品种的反应尚需进一步试验。
尿素是人工合成bai的个有机物,广泛存在du于自然界中,如zhi新鲜人粪中含尿素0.4%。尿素产量约dao占我国目前氮肥总产量的40%,是仅次于碳铵的主要氮肥品种之一。
尿素分子式是CO(NH2)2,因为在人尿中含有这种物质,所以取名尿素。尿素含氮(N)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的。工业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合成尿素,化学反应如下。
2NH3+CO2→NH2COONH4→CO(NH2)2+N2O尿素易溶于水,在20℃时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应。尿素产品有两种。结晶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晶形,吸湿性强。测试幽门螺存在的碳-14-呼气试验,使用了含有碳14或碳13标记的尿素。粒状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有利于保存。
(作者: 来源:)